稍傾。
蘇良與包拯坐上了前往開封府府衙的馬車。
在馬車上。
蘇良瞭解到了景明社成員的成分。
這些女子,有商人之女,有大家閨秀,有店鋪掌櫃,有成名的歌伎、舞伎……
身份五花八門。
共同特徵就是有錢、有貌,有閒暇時間,且對蘇良痴迷。
在大宋,歌伎也分三六九等。
像景明社社長、松竹館館主方檀兒,在汴京城名氣甚大。
她能任行首。
不僅因貌美,而且氣質、學識、才智都要高於多數讀書人。
與那些底層娼伎有云泥之別。
社會地位並不低。
這也使得她們敢與那些辱罵蘇良的公子哥兒辯駁甚至打鬧,甚至不惜驚動了開封府。
……
半個時辰後。
包拯與蘇良來到了開封府府衙。
此刻,五十多名花枝招展的姑娘正在嘰嘰喳喳地閒聊著。
其中,並無社長方檀兒。
而在不遠處,五名身穿長衫的青年則是低頭蹲在地上,一旁還有數名衙差護著。
這五名青年本是原告。
他們狀告這些女子們不但突然開口辱罵他們,而且還出手抓傷了他們的臉。
包拯還未曾宣這些姑娘。
五十多名姑娘們便浩浩蕩蕩來到了開封府。
她們熟知《宋刑統》,當即就認了錯。
稱罵人有錯,打人也有錯,接受懲處並願提供醫藥費。
本來認罪態度非常良好。
但認完錯後,又增加了一句:以後若仍聽見有人辱罵蘇良,她們還會罵人動手。
這令包拯一臉無奈。
近些日子,辱罵蘇良的人甚多。
若不徹底解決此事,那這些小娘子還不日日都來開封府。
小娘子們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使得包拯無奈之下休了堂,然後便去尋蘇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