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全宋各州各府各軍的官招商之策,皆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貨品很快就走出本州,受到了多地百姓的歡迎,也令更多人知曉,原來大宋的物產資源竟如此豐富。
比如:綿竹的燒春、越州的竹紙、嶽州的黃茶、黔州的驢皮膠等等名聲本不是很大的貨品,都紛紛傳到汴京城,一時成為流行之物。
至於齊州,更是走在所有州府的前面。
除了不斷完善官招商之策外,王安石和司馬光已開始試行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稅法等多種變法策略。
一切都欣欣向榮地走著。
而皇宮中也在有條不紊地清理汞、鉛、丹砂之毒。
趙禎的心情出奇得好,愈加篤定自己還有機會生下一個兒子。
……
九月十五日。
經中書省考察篩選,朝廷著重賞賜了舒州、蔡州和唐州的主官。
此三州的商貿情況相對落後,但在執行官招商之策上卻表現得甚是優秀。
趙禎心情愉悅。
當即寫下三幅飛白書,贈予三州主官。
分別是:舒州桑皮紙、蔡州白硯、唐州玉器。
此三類分別是各州的特色貨品,趙禎予以此激勵三州主官再接再厲,大興商貿。
……
九月二十五日。
嶽州突然成為汴京百姓談論最多的地方,更有一些文人士子和商賈已乘船奔嶽州而去。
嶽州知州,便是那個慶曆四年春被貶的滕宗諒。
滕宗諒在嶽州期間,重視農桑,修築防洪長堤,政績與官聲頗佳。
不過,在執行官招商之策上,嶽州因本來商貿就不差,還未曾激起太大的水花。
嶽州之所以引得無數人討論與關注。
乃是因范仲淹的一篇文章——岳陽樓記。
滕宗諒擴建岳陽樓後,便邀請好友范仲淹為岳陽樓寫一篇文章。
哪曾想。
范仲淹一出手,便是千古名篇。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
岳陽樓記,瞬間昇華了岳陽樓的格調,同時也展現出了范仲淹豁達的胸懷。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