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270章:拉夏樞相下水!鬥士歐陽修的憤怒,我寫死你!

五月二十四日,入夜。

趙禎身著便裝,秘密來到了開封府府衙。

參知政事吳育、知開封府包拯、大理寺寺卿趙概、左司諫何郯、還有蘇良都在。

緊接著。

蘇良用了一刻多鐘的時間,向趙禎彙報了他的自救之策。

趙禎聽後,直直搖頭。

“胡鬧,簡直是胡鬧!當朝士大夫怎可用如此卑劣的欺詐之術?”

“官家,這可能是揪出真兇的唯一機會,那真兇汙我名、辱我妻、利用小報惡意引導民間輿論、挑撥朝官彈劾我,若不能還我清白,日後恐怕很多正直的官員都會深受此等栽贓陷害!”

“朕不是說了嗎?疑罪從無,一個月後,若無證據證明你害人,朕便恕你無罪!”

蘇良搖了搖頭。

“官家,開封府與大理寺已出案宗結果,稱景明社成員未做逾矩之事,我妻也未與那祁三郎有染,百姓相信了嗎?他們不相信,乃是因祁三郎的死因還未調查清楚!”

“歐陽學士與外甥女的事情也早已結清了案子,但百姓還不是拿著那首《望江南》嘲諷他。百姓不相信,是因一直都未曾查出《望江南》到底是誰寫的!”

“謠言如刀可殺人,可毀人一世,唯有將此事調查得一清二楚,才能使得那些居心不良者無法造謠!”

“臣也想借此事,告知天下人,我朝雖不以言獲罪,但謠言若害了人,理應重懲!”

一旁的吳育補充道:“官家,是時候趁著這個機會打壓一番那些製造和傳播謠言者了,甚至此事過後,可修訂《宋刑統》,再立新法。”

趙禎想了想,道:“但是……但是此策對夏竦有所不公,萬一他查不到真相,此事該如何收場?”

這時,包拯站了出來。

“官家,能使出此等手段陷害蘇良的真兇,必然身在朝堂。”

“或許夏樞相不是真兇,但他定然知曉一些線索,整個大宋,最有可能尋到“殺手苟二爺”的,非夏樞相莫屬。就衝著這個機率,也應試一試。”

蘇良接著說道:“官家,事後,無論是夏樞相找到了真兇還是找到替罪羊,我都會親自向他致歉!”

“官家,當下唯有此策才有可能徹底解決問題,為了全宋變法,可以一試啊!”趙概也說道。

趙禎認真地思考起來。

他顧慮的是,此策非君子之策,且完全是針對夏竦而行。

趙禎最開始懷疑的也是夏竦,不過沒有找到證據,但他篤定幕後的真兇必然是朝堂官員。

但這種案子,線索太少,很容易變成懸案。

蘇良見趙禎猶豫,便開始分析起利弊。

“官家,若不用此策,日後栽贓陷害者定然還會故技重施,朝堂恐怕永日難寧!”

“這種下流的計策,唯有小人能使,唯有君子被汙,實乃後患無窮,慶曆新政不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嗎?‘私黨’二字將一切都毀掉了!”

“若用此策,無外乎有三種結果。”

“其一,真兇非夏竦,但他為證清白,找出了殺手苟二爺或直接找出了真兇,真相大白。”

“其二,真兇為夏竦,但他為避免晚節不保,找出了殺手苟二爺或替罪羊,臣洗脫嫌疑。”

“其三,夏竦未曾找到兇手,甘於被誣陷,或他就是兇手,但就是死不承認。”

“第三種結果的可能性極小,因為夏樞相最愛面子,不會讓自己晚節不保,曾經他多次用計,使得官員們在無法自證清白的情況下,只能無奈外放,這次,該是讓他自證清白還債的時候了!”

蘇良此策的核心就是:拉夏竦下水,讓他自證清白。

此策,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夏竦。

此招雖有些陰損,但夏竦確實有能力自證清白,且天下人皆知他與蘇良不合,栽贓陷害的動機也很明顯。

趙禎聽到蘇良的話語,不由得想起,當年夏竦汙衊富弼、石介造反時所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