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身在御史臺這個“賢士如雲”的地方,他相對就顯得平庸了。
……
這日午後,御史臺,臺院。
蘇良望了一眼不遠處正在埋頭做功課的耶律洪基,喃喃道:“十九歲,多好的年齡,思想還未成熟固化,此生可能也就來大宋一次,我若不給他留點不可磨滅的記憶,有些說不過去!”
蘇良轉著一根狼毫毛筆,心中思索著壞主意。
日後,宋遼必有一戰。
蘇良根本就沒拿耶律洪基當朋友。
而耶律洪基當下如此尊敬蘇良,也不過是為了偷師,然後再反過來制衡大宋。
蘇良決定,必須要先讓耶律洪基建立一個信念:遼國若想跟上大宋的步伐,必須孤注一擲地選擇變法。
……
翌日,近午時。
蘇良一臉笑容地來到耶律洪基的面前。
“涅鄰,今日午後,變法司將會舉行一場自由談,範相、計相、歐陽學士、唐中丞、包學士、範御史都會參加,你可有興趣?”
耶律洪基心情激動,二話不說,便先點頭。
有如此多大宋朝堂的中流砥柱參與,他自然不願錯過。
點頭同意後,他才疑惑地問道:“景明兄,何為自由談?”
“哦,自由談就是官員閒暇之時,圍繞某個政事主題暢聊的小聚會,算是私會,可暢所欲言,結束後,就當作是一場閒聊,論的雖是政事,但並不會上升到朝堂。”
“這……這是……我……我能聽的嗎?”
耶律洪基有些不敢相信。
這種聚會,是最易碰撞出火花,最易論出一番真道理的。
蘇良微微一笑。
“此次議題,不聊宋,也不講遼,我們將會聊一聊西夏。也有可能會聊到遼夏戰爭,你若覺得有所不便,也可不參與,此事不強求的。”
“不,我要參與!”耶律洪基陡然提高了聲調。
他根本不介意談及遼夏戰爭。
他認為,他爹打輸的仗和他沒有任何關係,並且結果已定,沒有什麼不可談論的。
“好,那你也準備準備,我們也想聽一聽伱的高見呢!”
“沒問題。”耶律洪基笑著回答道。
這一刻。
耶律洪基覺得蘇良的為人實在是太敞亮了。
完全不拿自己當外人。
若非自己身份特殊,他真想與蘇良結拜為兄弟。
當即,耶律洪基便準備起了他的說辭。
他也想為遼國露露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