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黃昏。
鴻臚寺卿左有鼎便告知大理特使段天海,官家認為蘇良與五公主之事乃是私事,他尊重蘇良的想法。
段天海聽到此話,不由得心涼了半截。
他追問蘇良如何想,左有鼎直言讓其去尋蘇良。
既然是私事,那自然要經由蘇良之口告知大理五公主。
大理五公主知曉此事後,甚是不解。
她沒想到此等良策竟未成功,沒想到大宋官家竟然沒有立即應下此事,而是選擇尊重蘇良的想法。
她等待著,等待著蘇良給她一個確切的說法。
若蘇良拒絕她,那大理與大宋的樑子就算結下了。
……
蘇良並未直接去找大理五公主。
他知曉。
此事若在私下講,難免會再生波瀾。
汴京城的百姓們必然又會傳出諸多說法。
他準備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拒絕大理五公主,也給汴京城所有百姓一個明確的交待。
……
臘月十六日,劉記書鋪。
一竹筐一竹筐帶著墨香的小報從後院抬到櫃檯。
而此刻。
汴京城三十多個書攤主已經在門口候著了。
他們皆面帶興奮,有說有笑。
每個人都篤定。
僅憑今日的買賣,便能過上一個大肥年。
因為劉長耳告訴他們:今日小報,將刊登一篇蘇良的新文章:《與大理五公主書》
僅聽到此名。
眾書攤主便知此小報必將賣脫銷。
書攤主們除了購買劉記書鋪的小報外,還聘請了諸多抄手。
一旦拿到劉記書鋪的小報,便會有人將蘇良的文章抄下來,單獨售賣。
劉長耳並不抵制這種盜版行為。
因為即使這些人不做,其他買到小報的人也會如此做。
還不如讓這些人多賺些錢。
小報,比的是實效性。
先賣者吃肉,後賣者喝湯,若眾人皆知訊息後再買,那就是賣一堆廢紙了。
很快,小報便分發完畢。
書攤主們駕著馬車分別駛向各個街道,他們下面還有一群書攤主在街頭等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