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
朝堂百官,皆在年假中。
但范仲淹、王堯臣、富弼、曾公亮、王安石、司馬光等人已經在家坐不住了。
紛紛前往變法司,討論攢錢之法。
今年大宋變法的重心,只有兩個字:攢錢。
攢錢,比賺錢更難。
全宋變法這兩年,國庫收入明顯提升。
但三司依然叫窮。
因為需要用錢去補的窟窿太多了。
家大業大,開銷也大。
若遇上大的天災或戰事,將會一朝返窮。
欲攢錢。
要麼開源,要麼節流。
蘇良本欲賴到上元節後再去衙門拉磨。
哪曾想三司使王堯臣首日見蘇良沒來,第二日直接繞路來到蘇宅前,親自接蘇良。
蘇良無奈,只得去了變法司衙門。
……
正月十二日,變法司。
熱鬧程度。
堪比當下御街兩側的廊道。
“我認為,實應擴大海外貿易,當下全宋已無聚財之法,唯有海外貿易,才能生財!”
“不行,不行!當下還不是擴大海外貿易的時候,投入大,見利慢,暫且不提鑄造一艘海船的成本,僅僅是買賣週期,朝廷都撐不住,不能再擴大了!”
“我建議,繼續擴大榷場貿易。”
“榷場貿易已達到極致了,西夏甚窮,遼國自給自足,高麗、東瀛也不過都是小買賣,且他們還想賺我們的錢呢!”
“我建議,裁撤冗官,降低俸祿!”說話者乃是王安石。
范仲淹搖了搖頭,道:“此非最佳時機,官家欲在年節後,再行官員百日考成法,若與裁撤官員同行,恐各地州縣不穩!”
“要麼加商稅,要麼加兩稅,不然如何提高國庫收入?”
王堯臣搖了搖頭。
官家已明確表示,全宋變法有兩事不可為:其一,不可降官員俸祿;其二,不可增加百姓賦稅。
這兩項都動搖國本,萬萬不可為。
……
變法司的官員們,激烈地討論著。
從天亮一直討論到天黑,都沒有討論出一個“成本低,還能掙快錢”的法子。
蘇良也思考了許多法子,但都被自己否認了。
歷朝歷代,沒有朝廷不被錢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