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321章:狗咬狗,一嘴毛,四人四派二百個心眼!

五月初四,近午時。

掖城縣衙傳出訊息,白如水的傷勢已無大礙。

羅家老爺子羅忠親自登門道歉,痛罵逆子羅蠻蠻,但也表示自己根本管不了對方。

而後,掖城知州羅顧也專門看望了白如水,並在百姓面前表示,州衙一定會貫徹朝廷的變法措施,將羅山淘金人的問題妥善解決。

此事在掖城傳的沸沸揚揚,老少皆知。

街頭巷尾,議論者無數。

自然而然,這些訊息也都傳到了蘇良的耳中。

原本,蘇良打算聯合當地州衙、縣衙,帶著五百龍羽軍先將那些淘金人全部制服,而後再與他們商談。

畢竟。

持械威脅朝廷乃是大忌,一絲一毫都不能容忍。

但白如水自傷後,掖城百姓的反應讓蘇良感覺有些古怪。

百姓們幾乎一邊倒地認為,萊州知州羅顧、掖城知縣白如水響應朝廷號召,乃是好官,羅蠻蠻為了淘金者的利益反抗也是情有可原。

一部分百姓覺悟這麼高。

蘇良能理解。

但所有百姓的覺悟都如此高,就不對勁了。

百姓對好官的評定,一般源於此官員是不是對他們好。

羅顧和白如水只是嚴格執行朝廷策略,便如此受百姓擁護,甚至有些人盛讚其為百姓父母官,顯然不現實。

即使帝都汴京城的百姓都沒有如此高的覺悟。

此外,蘇良在茶館聽百姓閒談時,總覺得一些人講話有些刻意。

蘇良是在汴京城的輿論圈子浸泡出來的。

對這些輿論話語甚是敏感。

他總覺得是有一雙無形的大手,操控了民間輿論。

這時。

蘇良想起一個人,萊州通判朱旺達。

州通判乃是一州之監察官,看似為知州佐官,其實實權不弱於知州。

一州之大事。

基本都要知州與通判共同署名才行。

而在萊州,朱旺達的存在感實在太低了。

甚至都比不上掖縣知縣白如水。

當下,朱旺達已年逾六十歲,大機率今年年底就會轉閒職。

他在萊州已兩年有餘,應該對這裡的事情很熟悉。

可能是因他已經沒了仕途之心,所以甚是低調。

蘇良與他雖未曾謀面,但看過他的考績單。

朱旺達的多任上官對他的評價都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

踏實,節儉。

當即。

蘇良便讓徐莽拿著他的親筆信去邀請萊州通判朱旺達秘密見一面。

待蘇良見過他,瞭解一些資訊後,便準備公開露面。

……

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