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
禁中,垂拱殿。
當趙禎得知仁壽郡太夫人楊氏前往變法司鬧事後。
當即下令:命皇城司在一個時辰內將李家的九個兒子全部帶到變法司。
楊氏的軟肋,就是這些李家兒郎。
往昔。
趙禎做事,總想著將大事化小。
特別是在處理一些宗室外戚、功勳之臣的事情時,講究情大於法,格外開恩。
久而久之,便將一些人寵壞了。
今日之事,趙禎準備反其道而行,將事情鬧大。
讓所有人都明白——
全宋變法,不容私情,恩蔭官改革絕對不允許出現任何特例。
不然。
就像是在黃河的堤壩上挖開一道口子,緊隨而來的定然是滔滔洪流。
這一刻。
汴京城的恩蔭官們大多都在打探著楊氏大鬧變法司的訊息。
一旦趙禎對親孃舅家妥協徇私。
那必將引來越來越多的人反對恩蔭官改革。
……
片刻後。
一名內侍快步走了過來。
“官家,仁壽郡太夫人罵得諸位相公無言以對,只得回屋閉門。而後仁壽郡太夫人坐在變法司院中,大有不開特例便絕不離開之勢!此事已經在各個衙門傳開了!”
趙禎微微點頭。
此結果完全在他意料之中。
楊氏向來潑辣。
乃是宗室外戚中出了名的無理取鬧之婦人。
又有“官家舅母”和“公主準丈母”的雙重身份加持。
富弼、范仲淹等人無法與她講明白道理,也無權力強行驅趕她。
此外。
變法司的眾官員都很清楚,此事由趙禎出面解決才最合適。
他們也想看一看,趙禎會不會再犯“重感情”的毛病。
這一點,趙禎心中也甚是清楚。
近日。
趙禎在經歷過“臣強君弱”的糟糕感覺後,也有了兩條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