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二日,午後。
蘇良思索再三後,決定提前下船。
他若坐官船抵達揚州城,即使揚州知州蘇舜元不曾安排盛大的歡迎儀式。
那些與唐家有舊、或曾與蘇良有過生活交集的人也必然會前來迎接。
畢竟,當下的蘇良實乃大宋第一寵臣,未來前途無量。
誰都想沾一沾光。
蘇良理解這種心情,但一旦被這些人圍住,自己將整日都處在陽光下,根本無法處理正事。
此外,他必然會被一些人盯上。
到那時再去想根治揚州的錢荒之策,恐怕就困難了。
當即,蘇良告知唐澤和唐宛眉,他將與曹護等人搭乘其他船隻入揚州。
而當下的兩艘船,務必要行的慢一些,在十月二十八日入揚州城即可。
依照目前的速度,這兩艘船十月十八日便能抵達揚州城。
但蘇良令船隻晚十日抵達。
十日,足夠蘇良瞭解當下揚州城的局面了。
交待完一切後,蘇良和曹護等人便坐上了一艘商船。
……
這幾日。
蘇良一直都在精讀從張方平那裡借來的書籍,頓覺受益匪淺。
揚州城錢荒的根本原因是市場銅錢流動不足,而非銅錢總量不足。
朝廷送來的銅錢只能在短時間內壓制錢荒進一步爆發,卻不能根治。
若讓銅錢在市場流動起來。
必須要讓揚州城的富商巨賈們將自家錢庫裡囤積的銅錢都流動起來。
……
十月十八日,近黃昏。
蘇良、曹護等十餘人終於來到了江河交匯的揚州城。
臨大海、靠長江,銜運河,雄三楚、冠九州。
唐朝時期的揚州,被譽為淮南第一州,乃是當之無愧的運河第一城。
當時的商貿繁榮程度僅次於長安與洛陽。
那句“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並不只是說說而已。
有錢就要來揚州消費。
揚州的風月場所堪稱天下一絕,就連唐代杜牧都留下了一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唐末之亂後,揚州因戰亂衰落了一些。
當下雖有恢復,然與盛唐之時仍有差距,不過揚州人在骨子裡還是非常驕傲的。
因大運河穿城而過,揚州城水多、船多、橋也多。
蘇良已近六年都未回到這裡。
雖滿眼都是陌生人,街道店鋪的招牌換了一撥又一撥,但他對城內的主要街道仍非常熟悉,閉著眼睛都不會迷路。
他帶著曹護等人從揚州南水門的官河上,坐船直達揚州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