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十,天氣漸寒。
在趙禎與諸相公的強硬態度下,《興武策》落地實施,已是大勢所趨。
無人能夠再阻擋。
此策。
不但可鼓舞天下兵卒計程車氣,也使得有投身行伍打算的良家子能堅定最初的信念。
好男亦可做兵丁,武人亦享有臨軒唱名的資格。
至於日後會不會出現隱患,那就全靠朝廷的把控能力了。
就在這時。
廣南西路安撫使、知桂州餘靖傳來訊息。
半個月前儂智高被大理所擒,現已移交至桂州,預計臘月底便可將其押送到汴京城。
到時可由朝廷驗明正身,正式問斬。
儂智高被擒。
意味著南境問題已徹底解決,趙禎與朝堂眾官員的心都徹底放鬆下來。
與此同時。
交趾王李德政寄來了回信。
他稱交趾很滿意大宋的處罰決定,願繼續以屬國的身份,向大宋朝貢,且會傾盡全力護衛大宋南境太平。
蘇良一戰打垮了交趾三成的兵力,他不滿意也要稱滿意。
在絕對的武力震懾下。
大宋能在交趾邊境增加榷場,促進商貿流通,已算是仁至義盡。
恐怕李德政此生都沒有膽量再邁入大宋境內半步。
近日。
蘇良收到了曹護寄來的信件。
他已在海上紮根,基本適應了“海盜”的角色。
在他的運作下。
大宋商隊能夠得到的金銀礦藏、硫磺數量比去年還要多,且價格低廉了許多。
曹護正在一步步擴大自己的勢力,為自己成為“東瀛島王”而努力。
……
又一日,入夜。
蘇良與王安石低調地出現在汴京城南一座名為【渡人】的茶館內。
二人坐在一處角落,點了一壺茶,看向前方高臺上一名身穿灰色長衫的書生。
此灰衫書生在臺上正講得唾沫橫飛,臺下不時傳來一陣陣叫好聲。
此茶館在半年前還叫做:劉三郎茶鋪。
大碗茶兩文錢一碗,一壺茶也不過十餘文,雖薄利多銷,但人氣一直很差,
不過。
自從灰衫書生來到這裡擔任講說人,將店名改為渡人茶館後,生意越來越好。
每日幾乎都是座無虛席。
此灰衫書生不是別人,正是被蘇良感化的方仲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