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長清縣縣城,月上人家客棧。
蘇良在大堂吃完飯後,正欲上樓休息,迎面便碰上了下午遇到的那名絲綢商許重德。
許重德看到蘇良,當即拱手道:“兄臺,今日多謝你出手相助,若不是你的護衛,我恐怕就要捱揍了!”
蘇良禮貌一笑。
“舉手之勞而已,倒是許兄這番助人之舉,令在下甚是傾佩!”
許重德頓時也露出笑臉,道:“小善而已,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我叫許重德,字善之,濟南府人,乃是一名絲綢商,也做一些玉器古董生意,不知兄臺是哪裡人,作何營生,咱們交個朋友。”
“蘇景,字流雲,開封府人,倒騰一些文房用具,養家餬口。”蘇良將早就準備好的說辭拿了出來。
出門在外,總要有個名號。
而作為一名商人,願意讓這些失足的女人從良,並給予營生。
“作為一名商人,我時刻響應著朝廷的變法政策,一個合格的商人不是讓自己有錢賺,而是能讓更多的百姓有錢賺!”
聽到此話。
很多人都會覺得她們晦氣。
與此同時。
剛下樓。
而中間坐著的正是絲綢商許重德以及兩個正在登記名單的書寫人。
“可以,我會再呆兩日吧!”蘇良笑著應和道。
蘇良蘇景明,名氣太大,他要以真名報之,估計能嚇跑一群人。
那裡的歌伎,扭扭腰肢陪陪酒,再唱幾首曲子,便能吃喝不愁。
二人寒暄了兩句,便各自離去了。
不得不說,境界非常高。
人群外的一名漢子高聲道:“大官人,為何只招女工不招男工?”
許重德看到了不遠處的蘇良,道:“蘇兄,這是要出去?”
便看到有許多女子圍在大堂的一個角落。
蘇良頓時樂了,這是王安石在齊州時的原話。
此話一出,引得周邊婦人們投來讚許的目光。
這位許大官人的覺悟,比汴京城九成商人的覺悟都要高。
許重德搖了搖頭。
很多都是窮人家的女兒,被迫無奈,迫於生計,才以此為業。
“只要工錢高,我也能學啊!”漢子道。
聽到此話。
蘇良不由得對許重德肅然起敬。
“實在抱歉,絲織作坊都是女人,你混進去,我實在不放心,我要為女工們的安全負責!”
都是可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