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
禁中,垂拱殿。
趙禎站在殿門口,望著西北方向的天空,眼眶發紅,悲不自勝。
“是朕之過,是朕之過!西北苦寒,朕又知他身患寒疾,早該將他召還回京的……”
趙禎的心中滿是自責。
范仲淹對趙禎而言,亦師亦友。
當年,范仲淹上奏懇請劉太后還政,伏閣請對廢除郭皇后,還有呈《百官圖》彈劾呂夷簡把持朝政,都是做了趙禎不敢做之事。
後來。
若無范仲淹“築城修寨,以守為攻”的西北防禦之策,大宋西北根本難有數年之太平。
若無範富新政撕開大宋積貧積弱的一角,後續的全宋變法也不會獲得當下的巨大成功。
……
趙禎緊緊攥起拳頭,喃喃道:“西夏人趁範公病逝,行搶掠之舉,朕定要讓他們付出代價!”
……
而此刻。
中書省,政事堂內。
文彥博拿著從垂拱殿傳來的西北軍情急報,心情無比傷感。
“範公仙逝,我大宋如天塌一角!”
其他相公們也都回想著與范仲淹共事的過往經歷,不由得眼眶含淚。
與范仲淹一起主持過慶曆新政的富弼更是嚎啕大哭。
幾近昏厥。
當下朝堂百官,沒有不敬仰范仲淹者。
細數自大宋開國以來計程車大夫,能做到文武雙全,德才兼備,引得天下讀書人敬仰者,唯有范仲淹一人耳。
與此同時。
聽到此等噩耗的狄青、王堯臣、範鎮、何郯、蘇良等人都奔向了中書省政事堂。
他們只是聽聞了訊息。
卻未曾看到具體情報,故而要來中書確定一番。
片刻後,政事堂。
蘇良等人看到了情報上的具體內容。
范仲淹病逝於二月二十日,三日後,羌賊搶掠熙河鎮,致近千人傷亡。
情報中用“羌賊”而非党項人,也是有講究的。
党項人屬於羌人的一種。
熙河旁,羌賊橫行,明面上是賊而非兵。
當情報無法確認羌賊是否受西夏朝廷指使時,彙報時,便只能使用“羌賊”二字。
但可以確定一點,是因范仲淹病逝,才讓他們生出了搶掠熙河鎮的膽氣。
范仲淹臨終前,還留下了兩條遺言。
其一,願身葬於西北,佑邊境之民;衣冠葬於故土,回範氏義莊。
其二,党項皆盜,不可與盟。
狄青乃是范仲淹在西北提拔起來的,他看到范仲淹的遺言後,心情最為激動。
“青欲向官家請命前往西北,一為範公治喪,二為施行熙河拓邊之策,若有可能,直接滅掉西夏。諸位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