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午後,日光昏黃。
熙河鎮城門外,一處木棚下。
百姓排隊排了足足有二里多地,全都是來填寫熙河鎮身份冊的。
待官衙稽核透過後。
他們便能成為大宋之民,熙河鎮會為他們安排差遣和住處,並保障他們的安全。
至於他們原有的財物,依然歸他們所有。
這些生活在大宋境外的外族人,大多都是牧民。
沒有固定住處,沒有國家,有的甚至連部落都沒有,常年受到欺壓和搶掠。
因熙河鎮的繁榮。
他們瞭解了大宋,也知曉近年來大宋百姓的生活。
再加上熙河鎮提出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又尊重他們的風俗,讓他們再次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在蘇良的交待下,下面的官吏和老兵對這些外族百姓都甚是和善。
這些人將會是未來“熙州”的第一批原住民,以後還要靠著他們來建設這片地方。
……
四月初八,午後。
蘇良正在官衙內與秦州知州劉存溝通熙河鎮擴建的一些準備事宜。
熙河鎮都頭楊虎快步走了進來,道:“蘇中丞、劉知州,西夏卓囉和南監軍司監軍使嵬名阿嵇來了,他稱有要事與蘇中丞相商,這是他的拜帖。”
西夏的監軍司,類似於大宋的州一級,不過軍權甚重。
當下西夏共設有十二個監軍司。
卓囉和南監軍司位於西夏邊境,與吐蕃諸部和大宋接壤,駐地為在黃河北喀羅川東的卓囉城。
當年,蘇良“砍頭御史”的名頭,就是在卓囉城城下立起來的。
如今,卓囉和南監軍司的統帥名為嵬名旭德,乃是一名党項貴族,而監軍使嵬名阿嵇是其表弟,在卓囉和南監軍司算得上三把手,位居副統領之下。
這些,蘇良都有所瞭解。
蘇良接過拜帖,粗略一看。
“這個嵬名阿嵇倒有意思,拜帖共七句話,五句都是誇讚我的,只稱有要事相商,卻絲毫不提具體為何事而來,不過,這文采還可以,比他們的國相沒藏訛龐要好!”
一旁,劉存笑著道:“中丞,你有所不知,這個嵬名阿嵇曾在西夏擔任過殿中御史和監察御史,還自言是西夏的蘇景明,可惜不受沒藏氏和沒藏訛龐重視,被遣派到了邊境,此人甚愛讀咱們的兵法,有些計謀。”
“西夏蘇景明?那我更要見一見了,讓他進來吧,我和劉知州在客廳等他!”蘇良道。
聽到此話,劉存頓時露出一抹笑容。
若是隻有劉存在熙河鎮,西夏一個監軍司的監軍使前來拜訪,即使他不出城門迎接,也是要在官衙外讓官吏們列隊歡迎的。
但蘇良在此,為正三品。
西夏名義上還是大宋之藩屬國,蘇良與他坐在客廳等待,那嵬名阿嵇來了還要拱手行禮。
……
約一刻鐘後。
蘇良和劉存得知嵬名阿嵇已來到官衙外,才移步到了前廳。
稍傾。
一個身穿深灰色圓領緊袖口長袍,頭戴黑色幞頭、腰間束著一個鑲金腰帶,身材甚是壯碩的中年人,大步走進前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