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一日。
大宋東路軍仍在白溝河南岸休整。
待那支奔赴涿州的萬人騎兵佔領涿州城後,東路軍便會出發,將大本營轉移至涿州城。
與此同時。
西路軍和中路軍也傳來了捷報。
兩軍各破一城,同時採用與東路軍一樣的方式,召降了一萬多名燕雲漢民為兵。
趙禎當即佈置了新的任務。
西路軍必須在三個月內攻佔雲州,而中路軍則需要在一個月內攻佔新州,然後負責切斷遼軍對雲州和幽州的支援。
同時。
趙禎也宣佈了在燕雲境內所有將士都需遵循的十餘項軍規紀律。
不得誤殺、誤傷普通百姓。
不得發掘墳墓、焚燒房屋、毀壞橋樑、道路、河流。
不得砍伐樹木、破壞農田。
不得擄掠人畜、財物。
……
燒殺搶掠,對民有害之事,皆不可為。
此舉與遼軍之行徑產生了鮮明對比,意在讓整個燕雲百姓知曉:大宋非來搶掠,而是救民於水火。
也讓遼國百姓看到:什麼才是心中有民的好朝廷。
……
朔州,西路軍大營。
中軍主帳。
西路軍主帥龐籍與副帥梁適正在商討攻佔雲州的計劃。
這時,一名親衛來報:龐帥、梁帥,秦鳳路副都總管、西路軍西北禁軍總統領楊文廣求見!”
“進!”
龐籍說罷,與梁適交換了一下眼神,彼此都露出一抹笑意。
很快。
一名身材彪悍的壯年將軍大步走了進來。
“楊文廣參見龐帥、梁帥!”楊文廣重重拱手,面色不悅。
“楊將軍,何事?”龐籍笑著說道。
楊文廣沉聲道:“末將為五萬西北禁軍感到不公!攻朔州之戰,明明是我西北禁軍戰力最強,為何排在全軍最後,我們還未參與到戰鬥,戰事便已結束,而當下攻佔襄州之計劃,又無我西北禁軍參與,末將不知二位軍帥何意?”
“若是懼我西北禁軍搶功,不如為西北禁軍換將,我楊文廣願以兵卒身份參戰,戰後,西北禁軍不佔寸功!”
“若還不行,不如將我們調到中路或東路。如今這番安排,實在憋屈,使得我五萬西北禁軍臉上無光,無顏回西北!”
“末將來之前,狄樞相雖再三交待,必須聽從軍令,但末將心中實在難受,故而來討個說法。”
楊文廣的怨氣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