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562章:蘇良歸家!百官之首?不,是牛馬之首

臘月十八日。

近午時。

趙禎率軍還朝,抵達汴京城。

城內文武百官、宗室外戚、商戶百姓紛紛出城迎接,高呼萬歲。

趙禎御駕親征,收燕雲,滅遼國,功績已遠超太祖太宗。

當下的大宋,雖未呈鼎盛之態。

然內無災荒、政通人和,外無戰亂,沃土無疆,已是一片欣欣向榮之態。

百姓為生於此朝而感到驕傲,人人皆幹勁十足,覺得未來充滿美好。

趙禎的鑾駕抵達宣德門後,後面跟著的乃是一眾重要囚犯。

有遼國皇帝耶律洪基、南府宰相蕭惟信、北府宰相姚景行、女真族首領等等。

他們坐在囚車中,望著汴京城的百姓歡呼雀躍,歌頌他們的皇帝,心中甚感悲涼。

尤其是耶律洪基。

他曾是趙禎的崇拜者,曾立志做一個得民心的賢君,然天不遂人願,他為了強軍而橫徵暴斂,不但百姓捨棄了他,如今更是成了亡國之君,成了階下囚。

曾經,他一直以為遼國若有個蘇良,便可解決一切問題。

此刻才明白。

蘇良只是一個藥引,這個藥引盤活了整個大宋江山。

而他本有可能成為如蘇良般的藥引,治遼之疾。

但他急功近利,先棄民,後棄商,最後自食惡果,落到了如今這番境遇。

蕭惟信、姚景行、裡吉等人,望著街道兩旁鱗次櫛比的商鋪,心中更多的是羨慕。

若有來世,他們盼著自己能成為一名宋人。

即使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宋百姓,也比他們活得開心,活得幸福,活得更有安全感。

……

臘月二十日,清晨。

趙禎與文彥博、吳育、曾公亮、歐陽修、王堯臣等人聚在垂拱殿,商討起了戰後的安撫恩賞相關事務。

此次宋遼之戰。

無論是上層的文官武將,還是下層的軍伍士卒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守在汴京的文彥博等相公也都甚是辛苦。

功勞不亞於在前方戰場奔走的相公。

另外,還有許多將士用他們的生命換來了一次次戰鬥的勝利。

朝廷自然是要論功行賞,對傷亡的官員士兵進行安撫獎勵,對他們的家人給予特殊照顧。

此刻。

兩府三司早已經擬定出了一份安撫恩賞文書。

對下層傷亡的兵卒,以財物田地獎賞為主,對中層的將士官員,以加官進爵為主,對上層的官員則是以加銜為主。

因戰爭對國庫錢財消耗甚大。

故而,中上層文官武將的獎勵都以加銜為主。

至於獎勵與加銜後的新增俸祿,則在一年後開始計算,以此保障國庫錢財的正常流轉。

君臣從清晨討論到近午時,基本上將論功行賞的調性定了下來。

之後。

樞密院、三衙、各地州府,依照政策去做即可。

這一次,趙禎秉持的原則是對武將的財物獎勵加重一些,對文官的官位擢升加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