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番外篇3:前傳·齊州懶官疏(上)

慶曆四年,六月十八日,午後。

齊州州衙。

齊州知州葛文林將一份文書狠狠摔在地上。

“這個蘇良,實在不像話,他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觀察推官,竟要教本官來做事了!”

“自打他去年十月上任以來,日日找茬,在他眼裡,咱齊州州政全是毛病,處處都要整改,不聽他的,似乎齊州就要完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齊州知州呢!”

“待年底評察他的考績時,本官一定要將他評為末等,斷了他想要從選人官變成京朝官的念想!”

葛文林喘著粗氣,雙下巴都被氣歪了。

一旁,齊州觀察判官董大志,一個鬍鬚花白的中年人,連忙安慰道:“知州莫氣!”

“他剛入仕途,被賜進士及第,自命不凡,腦子裡還裝著‘致君堯舜’那份鬥志呢,待多受挫幾次,便知什麼才是真正的為官之道了。”

“像他這種不通人情世故,不懂官場迎合的莽撞人,註定官途坎坷,走不長遠。”

葛文林滿意地點了點頭,道:“有機會尋他一個錯漏,彈劾他一番,貶他去偏遠之地做官。”

“是。”董大志笑著拱手。

……

而此刻。

齊州州衙的一處偏廳,即推官廳內。

蘇良坐在桌前,正在處理政務,其面前足足堆積了一百多份文書。

齊州觀察推官為選人階官,從八品,主要職責是為一州主官,協理州事。

官位在觀察判官之下,董大志算得上是蘇良的頂頭上司。

二世為人的蘇良,入仕之後,很快就瞭解了大宋官場的現狀。

當下。

靠山比政績重要,資歷比政績重要,家世比政績重要,做人比政績更重要。

除非,政績特別優秀。

蘇良,無靠山、無資歷、更不擅於溜鬚拍馬。

於是,他便在任長清縣知縣時,將錢穀、戶口、賦役、獄訟審理等各個方面,都做到了齊州四縣第一。

他成功吸引了上官的目光。

外加某位高官的子侄想借長清縣的政績為跳板擢升,便替換蘇良,撿了現成的政績。

而蘇良用了一年多,從長清縣知縣變成了齊州觀察推官。

由縣官變成了州中之官。

擔任齊州觀察州推官後,蘇良本想著再次憑藉卓越的政績,迅速擢升。

但卻發現這個方式已經行不通了。

首先,他當下是幕職官。

幹活的是他,領功的定然是知州和通判。

其次,齊州知州葛文林好吃懶做,甚是平庸,根本不聽蘇良的計策。

齊州通判王嶽,又是個掛職的高官子弟,根本不管正事,只想著熬夠資歷,回汴京就職。

在這兩位懶散主官的引領下。

下面的官員全都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再加上齊州亦是個平庸之州,遠不如旁邊的青州、鄆州,根本不受朝廷重視,調來的主官,不是被貶謫過來的,便是擢升過渡,熬個資歷。

在這裡做官,毫無前途可言。

蘇良推算了一下。

他若與這裡的官員同流合汙,一起擺爛,做個聽話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