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番外篇5:朝堂之諫·大炮仗與二炮仗

本篇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無蘇良參與,特此宣告。

——

皇祐二年八月初八,午後。

侍御史彭思永將包拯、吳奎、唐介、張澤行、陳旭等一眾臺諫官召集到了御史臺。

臺諫官彈劾言事,向來都是單兵作戰。

而今聚在一起議事,大機率只有一種可能,欲聯名進諫。

臺院前廳內。

眾臺諫官們看罷彭思永拿來的文書,都是一臉憤怒。

就連向來喜怒不形於色的知諫院包拯都氣憤地攥緊了拳頭。

此文書乃是前諫官何郯在出任漢州知州前,呈遞的一份彈劾三司使張堯佐的奏疏抄錄版本。

何郯進言:

“堯佐任三司使已逾年,幾無寸功,諸路官員皆有怨言,民亦稱其緣後宮之親而得高位。”

“三司使為二府之亞,跂步便至。若其進兩府,必將貽誤國政。”

……

去年九年。

張貴妃叔父張堯佐正式擢升為三司使。

當時的御史陳旭便提出異議,上諫稱:張堯佐非才,不宜使制國用。

然趙禎不聽。

今年六月,包拯上諫,欲以天災來說服趙禎。

上諫稱:大河決溢,沉溺者眾,是皆群小之道盛也。三司使張堯佐凡庸之人,徒緣私寵,驟階顯列,久居此職,必將失天下之望,誤天下之事……

趙禎仍不聽。

何郯在外放前進言,乃是因今年乃是天子親郊的大禮年。

依照常規,今年年底,百官皆有升遷,張堯佐大機率會成入兩府,成為宰執。

然而,趙禎因張貴妃的枕邊風,對何郯的上諫,依舊不聽。

包拯等眾臺諫官之所以憤怒。

便是因張堯佐擔任三司使一年便將三司弄得一團糟,若升任宰執,那整個兩府都要亂了。

侍御史彭思永率先開口道:“諸位,張堯佐若再進一步,則社稷有危,願諸位與我聯名進諫,勸阻官家!”

聽到此話,左司諫吳奎微微搖頭。

“當下,朝廷還未有擢升三司使的旨意,我建議待詔書下達之後再諫,不然咱們便是風聞奏事,朝廷雖容許臺諫官風聞糾彈,但此事的真假,來源於官家的決定,官家若言彈奏不實,我們反而會被治罪。”

“咱們去年本就因張堯佐任三司使之事屢次上諫勸阻,而今若聯名進諫,恐官家會覺得我們已成一黨之勢,治臺諫罪。”

“我說此話,不是害怕丟官,而是若我們都被驅離了臺諫,張堯佐得勢,朝堂將會更加糟糕!”

一旁。

包拯、唐介、張澤行、陳旭等人都認可地點了點頭。

張堯佐任相之事畢竟沒有確定,此時上諫,不但難以成功,還會使得官家對臺諫官更加排斥,可謂得不償失。

侍御史彭思永想了想,道:“吳司諫所言有理,是我冒失了。”

“不過,聯名進諫不合適,我一人上疏卻無礙,即使官家免了我的職,我也要令官家警醒,若堯佐真為相,那就是朝廷之失了!”

“我這就去寫奏疏!”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