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丞雖然只是縣令的佐官,可大楚是九品官制,縣丞也是有品級的。
老百姓怕官,別說一個八品佐官,就是衙門裡的一個小吏,老百姓也不敢惹。
“陸家仗著有這門姻親,不止陸老爺子霸道,整個陸家人都有些跋扈,特別是陸老爺子的三兒子,村裡人都要尊稱他一聲陸三爺。”
陸老爺子有三個兒子,一個幫著縣丞做事,一個在縣裡管著鋪子,這兩個不常回來,只有老三留在村裡。
“今天跟你們說這些,是要讓你們知道村裡的情況,心裡有個數,遇事兒才知道應對。”
秦老說完何家陸家的事兒,三爺爺便說起明天去鎮上置辦東西的事兒:“明天就是二十七,是年前最後的大集,各家都要去買東西,但去的人不用太多,多了幫不上忙不說,還費事照顧,每家去兩個大人,再去個半大孩子幫忙拿東西就成。其他人留下,集中到我跟大山家,沒事兒別出院門。”
秦老道:“我們家要添置的東西不多,三郎一個人去就成,我跟二郎留下,會時不時的看著這邊,護著大家。”
幾家男人正擔心他們去了鎮上後,家裡人會出事兒,聽到這話,頓時放心,對秦老道謝:“還是您老想得周到,有您老跟二郎看家,我們就安心多了。”
秦二郎不合群,匆匆吃完晚飯就走了,沒在這裡。
說完事情後,幾家人就散了。
陳氏惦記著那隻還沒吃的野雞,想要把野雞拿走,被顧大貴看見了,低聲喝罵她:“你個婆娘,還想當賊不成?”
那是秦小哥跟小魚幾個孩子找回來的東西,她也好意思拿?
陳氏被罵,縮回手去,眼神不善的瞟著顧德興。梅姐兒是大姑娘,不好出門就算了,可這興哥兒也整天窩在家裡不出門,就不能跟羅武秦小哥學學,進山找點吃的,給家裡人補補?
顧德興知道陳氏對自己不滿,低頭快速回家。
幾家人走後,顧錦裡央求三爺爺跟顧大山:“三爺爺、爹,明天讓我跟你們去鎮上吧,我攢了不少藥材,想拿去鎮上賣。”
又保證道:“我力氣大,能幫忙挑東西,不會白白跟著去。”
三爺爺想了想,道:“行,那小魚明天就跟我們去,安哥兒留下看家。”
他們家女人小孩多,把安哥兒留下,要是有那不長眼的光棍漢想來串門,安哥兒一個男丁也好出面去攔。
顧大山很敬重三爺爺,只要是三爺爺同意的,他一般不會反對。
“謝謝三爺爺,謝謝爹,謝謝大哥。”顧錦裡很高興,跑去整理她攢下的藥材,一直整理到戌時末刻(晚上九點)才去睡覺。
他們家跟三爺爺家只有兩床舊棉被,這幾天都是男女分開著睡。
她們母女三人跟三奶奶睡一屋,蓋一床舊棉被。
顧大山父子三人跟著三爺爺睡另一屋,蓋餘下的一床舊棉被。
雖然冷得很,但屋裡燒著火堆,又有舊棉被蓋著,已經比逃荒的時候好上百倍,因此她並沒有被凍得睡不著,而是跟顧錦繡窩在三奶奶和崔氏中間,睡得很安穩。
第二天天還黑著,一家人就起身。
崔氏去廚房炒了一碗黃豆,燒一鍋開水,放點鹽巴,一人喝上一碗,再吃一把黃豆,就算是吃了早飯。
三奶奶跟顧錦繡拿出她們昨天做的厚草鞋,讓三爺爺、顧大山、顧錦裡帶在身上。
“你們要走兩個時辰的路,可得多備一雙草鞋,不然走到半路你們就得光著腳。”
他們從老家帶的布鞋早就掉在路上,又沒有買新鞋子,如今只能穿厚草鞋。可草鞋容易爛,趕路的話,沒幾個時辰就會爛,必須多備一雙。
顧錦裡接過草鞋,用繩子串好,綁在身上,再綁上一竹筒的熱水,揣上她的匕首,用木棍挑著那半麻袋的蛇,還有路上積攢的藥材,等著出發。
三爺爺和顧大山也準備好了,交代三奶奶幾句後,挑著空籮筐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