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慧娘沒聽懂,但她沒有再問,只一邊燒火,一邊看著鐵鍋。
顧錦裡則是拿了一湯匙的醋,放到小半碗水裡調開備用。
兩刻鐘後,鍋裡的豆漿半開,冒出很多小泡泡,顧錦裡用木勺子把泡沫一點一點的撇去,等把泡沫算過撇乾淨後,顧錦裡拿來一個大陶碗,舀了一碗熟豆漿出來,留給家裡人喝。
又煮了一會兒,揭了兩三張豆皮晾起來後,便把調好的醋水,分五次一點點倒入鍋中。
不多時,鍋裡就出現一朵朵凝固的豆花,顧錦裡忙對羅慧娘道:“慧娘,把火撤出來。”
羅慧娘終於等到她這句話,剛忙把還在燃燒的柴火撤出灶膛,埋到土灶下層的灰裡。
“小魚小魚,這就成了嗎?”羅慧娘皺著眉頭指著鍋裡的豆漿,道:“這就是豆腐嗎?長得挺白的,可這麼碎,要怎麼吃?”
顧錦裡道:“你別急,等會兒豆花會變大,再把大豆花壓結實,就能做成豆腐。”
羅慧娘不懂,只在旁邊等著,不多時,果然看見豆花越來越大,她很驚奇,指著鍋裡的豆花道:“它,它們竟然會變。”太神奇了,小魚是怎麼做到的?
顧錦裡看著鍋裡凝固的豆花,也很滿意。她上輩子見過奶奶做豆腐,但奶奶做的豆腐是用滷水點的,她現在沒有滷水,只能用醋水,點出來的豆腐,其實沒有滷水那麼好,但只要能做成就成了。
再以後,她可以用這鍋裡的酸漿點豆腐,用酸漿點出來的豆腐會更好,再不然,還能去藥鋪問問,有沒有石膏,有的話,可以用石膏做豆腐,辦法多得是。
“小魚,木盒子給你做好了。”顧大山是做木工的老手,等她們把豆漿熬好,也把木盒子做出來了,他做了三個,給顧錦裡搬來,問她:“夠不夠?不夠爹再給你做。”
他們家沒有桌子沒有床,這些木材是前天清理好老井的淤泥後去附近砍的,他家砍了三棵樹,都在院子裡放著,想要木盒子,隨時都能做。
顧錦裡看著三個正方形的,有籮筐大小,一指來深的木盒子,道:“爹,您這手藝真是太好了,盒子做得真好。”
不用釘子,直接榫接,介面沒有絲毫縫隙,這手藝,要是放在現代,妥妥的木藝大師。
顧錦裡接過木盒子,拿去洗刷兩遍,再把過濾豆漿的粗麻布建成三塊,鋪在木盒子上,把豆花舀到木盒子裡,用粗麻布蓋好,再壓上木板、大石頭,放在泥磚上控水。
一共裝了三個木盒子,放在院子裡。
崔氏、三奶奶他們都很好奇,大家圍在木盒子旁,看著這三個木盒子,問道:“這就是豆腐?”
顧錦裡道:“嗯,等過個兩個時辰,豆花的水分控開後,就能變成豆腐。”
她提議道:“咱家今晚吃豆腐吧,做個香煎五香豆腐吃,再放上一點辣子,可下飯了。”
崔氏也不知道她說的五香豆腐是怎麼個做法,也知道自己這個二女兒主意大,也就由著她去折騰,對她道:“煉好的油在堂屋裡,你自己去拿,要拿少一些,那點子油,咱家還要吃很久呢。”
葷油是個金貴東西,一般不敢放廚房,不是放在當家住的屋裡,就是放在堂屋的櫃子裡鎖著。
“知道了娘。”顧錦裡又趁機問崔氏要白麵:“娘,您給我幾把白麵兒吧,要幾把就好,我給你們做豆渣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