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9章 廢墟

顧錦安道:“孫里長這等酷吏,這些年來肯定做過不少惡事,除了他,算是為民除害,也能幫到學生家裡。”

尚秀才:“證據呢?凡事要講究證據,不是你說孫里長做了多少惡事就能定他的罪責。”

顧錦安避過尚秀才的問題,看向他,笑道:“先生,如今除掉一個里長,並不需要罪證。”

尚秀才聽到這話,來了興趣,終於抬頭看向顧錦安:“此話何意?”

“先生前段時間跟學生說過,再過大半年,縣令大人就要調任,如今正在愁著自己的政績不夠,怕被調到不好的地方去。”顧錦安笑道:“學生正好有個能讓縣令大人出政績的主意。”

尚秀才知道顧錦安唸書是為了考功名,為了他以後能在官場立足,尚秀才會跟他說一些縣衙官場的事兒,讓他多聽,多接觸,以後才不會慌。

“什麼主意?”尚秀才放下筆,端正坐著,做出洗耳恭聽之態。

顧錦安道:“西北旱災,又有兵禍,朝廷正是缺銀子的時候,而大楚各個鎮子,里長眾多,有的鎮子能有四個里長,最少的也有兩個。若是把大楚各個鎮子的里長人數降到兩個,能為朝廷省下諸多錢糧。”

“一個里長,每年能有五兩銀子跟三石米糧的薪俸,大楚那麼多的里長,若是撤掉一半的里長,朝廷每年能省下的錢米不可估量。”

尚秀才聽罷,看著顧錦安的眼睛微微發亮,他這個學生,果然不是池中物。

只是:“里長之位,是沿襲古法,且是朝廷跟百姓的聯絡,關係著朝廷的各類稅收,是萬萬出不得差池的,若是撤掉一半的里長,到時候稅收出錯,百姓無法管好,那該如何?”

顧錦安笑道:“先生錯了,真正連線朝廷跟百姓的是各村之村長,里長這些,一個鎮子兩個足矣,多了也是魚肉百姓。”

“村長皆是農人出身,是最能連線百姓之人,而農人很容易滿足,給一些地位,給個一兩銀子薪俸,就能為朝廷鞠躬盡瘁。”

尚秀才道:“你說得很是。這筆買賣很划算,戶部的大人們會算,可為何這麼些年朝中沒有大人提出?因為大楚還不穩,大人們覺得,不宜動太多的東西。”

顧錦安笑了:“先生,如今的大楚就穩了嗎?且如今朝廷缺錢糧,而里長太多又是前朝的陋習,只要縣令大人把這兩點寫上去,聖上一定會大喜,戶部的大人們也會大喜。”

有錢有糧的時候,才會顧忌頗多,沒錢沒糧還亂的時候,誰會在乎細枝末節?

而大楚的江山就是反前朝得來的,一句前朝陋習,足夠讓朝中的大人們點頭。

顧錦安說這話的時候,眼裡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銳氣,讓尚秀才決定幫他一把。

“行,這事我會親自去縣城跟岳父大人說。但這事兒太大了,會得罪很多里長,到時候大人們沒事,你卻是會遭殃。因此這回,你是一點功勞也沒有,我不會讓岳父大人在縣令面前提你的名字。”

如果顧錦安已經是官身,或者住在府城裡,這個功勞可以給他,但他如今還在鄉下住著,拿著這麼大的功勞,會被那些撤了職的里長給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