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爺子看著徐二震驚的模樣,眼睛一斜,怒道:“怎麼,你是嫌棄這門婚事不好?”
徐二趕忙擺手:“不是不是,聽爹這麼一說,兒子覺得這門親事是不錯的。”
顧德興家世清白、家裡有顧家營生的分紅、本身有出息,年紀輕輕就考上童生,除了親孃早死跟嬸孃太潑辣以外,當真沒啥不妥。
只是徐二沒有想到的是,自家老爹能想到鍾丫頭。
鍾丫頭是家裡幾個姑娘中最不出挑的,有時候他都要以為,自家老爹忘了這個孫女了。
啪一聲,徐老爺子拿起一本冊子,砸向徐二,罵道:“老夫知道你在想什麼,覺得我偏心大房,不疼鍾丫頭是不是?我是偏心,我認啊,誰讓明哥兒讀書好。我徐家幾代人就出了一個讀書的好苗子,要靠著他來踏入士族的,我不多疼大房怎麼行?”
又道:“可我雖然疼大房,卻沒忘記自己有幾個孫輩。這些小子、姑娘的事兒,我心裡都記著呢,不會真虧待了誰。”
說到這裡,徐老爺子趁機說道:“以後家裡的產業大房佔四成,剩下的二房三房平分。至於孫子孫女們的嫁娶銀子由公中出,大房的子孫多兩成嫁娶銀子,二房三房的少兩成。不過鍾丫頭是家裡的第一個孫女,老夫會用自己的私庫多貼補她兩成嫁妝。”
又看向徐昭明:“明哥兒是家裡的第一個孫子,又有出息,等你成親的時候,爺爺也多給你兩成的聘禮錢。”
這番話一出來,徐二跟徐昭明都驚了,他們沒想到,徐老爺子會這麼早就跟他們說分產的事兒。
徐二哭了,掉著眼淚道:“爹,兒子沒有那個意思,您不用這樣,兒子不需要那麼多家產。”
為了保住嫡支,世人皆重視嫡長房,歷來分家,嫡長房最少都能得到七成的家產,餘下的就是各房兄弟平分。
徐二知道自己不受寵,家裡兒子、女兒也不如其他兩方出息,早就做好了只拿一成家產的準備。沒想到老爹會分給他三成家產,他想不哭都不行。
“哭什麼哭?瞧你這沒出息的樣,趕緊把眼淚擦了,最煩大男人掉金豆子,怪噁心的。”
徐老爺子說得嫌棄,可他知道二兒子的好,大房常年在江南,陪著他最多的是二房三房,可對他最盡心的只有二房。
二房夫妻都是穩妥又容易滿足的人,沒有大房夫妻的心思大,是能守在老家過日子的,他平時雖然沒說二房的好話,卻不會虧待二房。
徐二聽罷,擦乾眼淚,道:“是兒子著相了,爹別生氣。”
徐老爺子沒再搭理他,而是看向徐昭明,問道:“明哥兒,家裡這般分產,你可有不服?”
徐昭明聽罷,立刻起身,恭敬的道:“爺爺英明,孫兒心服口服。”
又道:“俗話說得好,好男不吃分家飯,男子漢大丈夫,理應給家中添產置業,而不是覬覦家中的產業。且二叔三叔他們常年侍奉爺爺,又打理著家中庶務,功勞苦勞都有,三成家產是他們應得的,孫兒沒有異議。”
最後還加了一句:“想來爹他也不會有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