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錦裡聽得眉頭一皺,手裡的果子都不甜了。
不過她沒有攔著秦三郎跟寧霽見面,只道:“那就見吧,不過得提防著一點,莫要著了他的道兒。”
秦三郎點頭:“好,小魚不用擔心,我會極其謹慎小心。”
又看著她,認真的道:“我是當爹的人了,為了你跟孩子,不會讓自己踏錯一步。”
顧錦裡聽得有點心疼:“……也不用顧慮太多,做你覺得對的事兒,做你有把握的事兒就成,不用擔心我跟孩子。”
說著,挑了三個大漿果遞到他嘴邊:“快吃,很好吃的。”
秦三郎笑了,小魚老是喜歡給人東西吃,說吃是人生第一大樂事兒,不開心,吃頓好的就滿足了。
秦三郎張嘴,把三個大漿果給吃了下去,原本以為會很甜,結果有點酸:“有些酸,小魚別吃太多,先吃飯,免得胃不舒服。”
說著拿來帕子,給她擦拭被漿果弄髒的嘴,想著……他們未出世的孩子是不是也像小魚一樣,很愛吃果子?
嗯,看來衛所裡得多種一些果子樹,小魚跟孩子才能有果子吃。
“不酸啊,這個味道正好,開胃。”顧錦裡吃了半碗漿果,還能吃下兩個麵餅、一碗雞湯、一碗葉子菜。
秦三郎見她吃的不少,放下心來,吃著跟她差不多的飯菜,唯一不同的是多吃了一條烤魚。
“魚是大林叔派人運回來的,養在水池那邊,說你在家的時候就殺了給你吃,要是養死了就做烤魚乾,留著你回來吃。”
顧家村那邊也種了糧食跟藥材,顧大林最近一直在顧家村忙活著收糧食,而顧家村位於高水縣,高水縣有大河,魚多,幾家人都知道秦三郎愛吃魚,他就派人用大木桶裝著運回來。
“那我最近是不愁魚吃了。”秦三郎心裡暖洋洋的,幾家人待他都是極好的,是那種把他當成自家子侄來看待,讓他不需要去跟他們勾心鬥角。
就連看不起幾家人的衛二,他們也一樣善待,或許這就是爹說的,農戶人家最好的感情。
……
新兵跟新親眷們只休息了半天,第二天就得卯時起床,跟著老兵、老親眷們一起早起訓練,辰時到了就回家做飯。
吃完後,帶上乾糧,就得趕緊下地去割高粱杆。
高粱杆是牲口們最重要的青草料,而怕割得太早了,高粱杆的水分會流失,讓牲口吃了不長膘,且人手也不太足夠,因此這些天都是隻收高粱穗,高粱杆是留在地裡,牲口們需要吃多少就現割多少。
如今新兵跟新親眷來了,秦三郎決定是割一片高粱杆、翻一回地、種一片黃豆,不能再耽誤了,再耽誤,要是今年是個寒冬,這一茬的黃豆可就收不上來了。
衛所裡,所有人是忙活開了,一片地是上午割高粱稈子,中午翻地,下午太陽不猛烈的時候就移栽種黃豆苗。
黃豆苗是提前育好的,這樣也能早點成熟。
因此長梁衛裡是出現一方奇景,收割、翻地、種植,一天下來是高粱地變成了青蔥的黃豆苗地。
“大傢伙再辛苦一些,挑水過來把這片地澆一遍水,讓豆苗長得更好些!”老包媳婦這些老親眷們見天要黑了,是扯開嗓子喊著,讓新親眷們別急著回家,把活計做完再說:“這幾天多趕趕活計,中秋節那天也好歇上一天,做月團、吃大肉、吃柚子的,夫人可是給咱們準備了不少過節的好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