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柱子的老孃得知自家兒子給常家賠十兩銀子,是揪著他媳婦又打又罵了一頓:“你個掃把星,胳膊肘往外拐的白眼狼,我兒辛辛苦苦求來的營生,拼死拼活賺到的銀子,全他孃的貼你親戚家去了!”
“你要是摟銀子回去貼補你孃家就算了,還貼補你姨母,你姨母家還不領情,帶著族人砸我兒的鋪子,我,我,氣死我了!”
樑柱子的老孃是差點就把兒媳婦給休了,最終是看在孩子的份上,這才把她留下。
樑柱子的媳婦這回是吃夠了教訓,不敢再跟姨母家來往。
“梁叔說了,讓你放心,他家的事兒算是妥了,以後不會再鬧出事兒。”戚康平把樑柱子的話轉述給顧錦裡聽。
顧錦裡點頭道:“成,我知道了。”
話音剛落,門外就來了幾個通身氣派的下人,揚著不大不小的聲音問著:“這裡可是大豐村顧家開的延福樓?老奴是金陵鄭家的管事,是奉家裡少爺之命,前來送賀禮的。”
旁邊一個穿著青色錦緞棉袍的人跟著道:“老奴是金陵上官家的管事,也是奉命來送賀禮的。”
又道:“原本家裡少爺想親自來的,可碰上冬至,少爺乃是長孫,得留在家裡祭祖,不過等冬至過後,少爺會親自來。”
而鄭家跟上官家的少爺會在冬至後親自來,是為了醬油。
鄭英跟上官卓都是聰明人,在收到顧家送去的醬油後,就知道顧家是要跟他們兩家合夥做這個生意。要是沒有合夥做生意的意思,安哥兒不會在信裡告訴他們,醬油是用黃豆做的。
鄭英跟上官卓收到信後,是震驚不已,又用醬油做了菜,發現味道不比醢鮮醬差,兩人頓時按捺不住了,立刻快馬加鞭把信送去京城給自家祖父。
鄭大人跟上官閣老收到信,也是很激動,醢鮮醬的成本太高了,要是能有另一樣醬料來代替,那當真是大喜事。
且黃豆是個賤物,要是能用來做醬油,以後的價格也能漲個一兩文錢,對於農人來說,算是大好事。
鄭大人跟上官閣老志在朝堂,對於醬油這個東西,他們雖然歡喜,卻沒有想過要佔為己有,且顧家聰明,是同時把訊息透露給他們兩家,要是他們兩家有一家想要獨吞醬油,另一家都不會放過。
最好的法子就是兩家各退一步,跟顧家一起做醬油生意,如此一來,既能賺到銀子,又有顧家來做一個平衡,修復兩家的關係,很是不錯。
鄭大人跟上官閣老給鄭英、上官卓回信,告知他們,此事可行,讓他們儘快去跟顧家談,這才有了上官家管事剛才的話。
“正是顧家跟戚家開的延福樓。”顧錦裡把他們請進酒樓,又讓人去喊顧錦安。
不多時,顧錦安來了,兩位管事給了他兩封信,是鄭英跟上官卓寫給他的。
顧錦安沒有急著看,而是陪著兩位管事用飯。
夏先生得知他去跟兩個下人吃飯,是氣得不輕,堂堂柱國後人,怎麼能去跟下人同席?
他算了算時間,估摸著那兩個管事把正事說完後,立刻讓小廝去把顧錦安叫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