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五章收購戰?

午間,寶安股份滬上公司釋出公告稱:公司已於當日擁有延中發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構成舉牌,按照交易所規定臨時停牌。

公告上說,寶安一方已經持有百分之五以上。

而事實上,到現在為止,寶安股份已經持有延中股份百分之十幾的份額。

之所以如此公告,應該是交易所、寶安股份雙方協商的結果。

因為,按照寶安一方昨日持股數量百分之四點六的份額,今日不需要公告。

即便今日超越百分之五的界限,按照市場慣例(其他市場)那也應該在收市後報請交易所,在第二天早晨釋出公告。

交易所突然停牌,顯然也讓寶安一方措手不及。

國內資本市場畢竟是新生事物。

一些相關規定,是建立在學習外部經驗基礎上的產物,經驗不足那是一定的。

那年月,海龜身份是一個響噹噹的招牌。

但是,不是所有海龜從業經驗都那麼豐富。

或許有些海龜是在華爾街從業人員,至於是不是接觸到核心業務,很難說。

不排除有大批海龜人士只不過屬於邊邊角角的角色,甚至還是實習生。

至於水平嘛,參差不齊是一定的。

即便水平不那麼高,不可否認的是,他們見到的,聽到的有關資本市場內容,要比土鱉豐富的多。

有個海龜身份,只要能說會道,他們在土鱉面前誇誇其談,也讓土鱉們有不明覺厲之感。

不可否認的是,幾十年過去了,交易規則還在不斷完善、補充。

按理說不應該,是吧?

既然借鑑海外經驗,人家那邊都很成熟了,若想制定一套規則,不難呀。

這其中的原因嘛,估計很複雜。

不管怎樣,隨著寶安股份一紙公告,資本市場上的第一場收購戰,終於打響了。

寶安股份的資格與延中實業一樣老,是深交所最早上市的公司之一。

1991年公司上市時,公司淨資本2.25億元,其中國有股6425萬元,法人股6952萬元,個人股9126萬元,所佔比重分別為28.6%,30.9%和40.5%。

公司業務有貿易、工業、房地產、倉儲以及酒店旅遊等多種,經營業績逐年遞增。

截至1992年,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為77336萬元,利潤總額為25916萬元,稅後利潤為20973萬元,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為38.60%。

不難看出,與延中股份對比,寶安股份實力要強大的多。

吃過午飯,沈度又回到營業部。

穿過交易大廳,散戶們討論聲不絕於耳。

“喂,寶安股份舉牌延中股份是什麼意思?”

“還有什麼意思,說的夠明白了,延中股份被寶安股份收購了呀。”

“然後吶......”

“然後嘛,我怎麼知道?”

“切,這都不明白嗎?剩下的就看哪一方掌握的股份多,如果寶安一方持股數量超越延中一方股東持股數量,寶安一方就是大股東,將來也就他們說了算。”

“嗷,原來是這個意思,明白了......”

不錯,大部分散戶壓根就沒聽說過所謂的收購,對此陌生也就不奇怪。

但不是所有散戶對此不太瞭解,畢竟還是有明白人。

當然,即便是明白人,知道的也僅僅是皮毛。

不管怎樣,寶安一紙公告,讓他們的收購延中股份行動大白於天下,再想隱瞞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