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福隆股份折騰的也不是一次了。
最近的一次炒作是在三個月之前,那時候股價還在1.8元上下,市場傳聞福隆股份欲資產重組,引入新的投資者,引發一輪爆炒。
這一波行情很短暫,傳聞畢竟是傳聞,很快冷卻下來。
市場非理性炒作,必然有後遺症。
而後是一**跌,福隆股份創出新低。
至於參與其中的投資者,許多人虧損嚴重。
能夠壯士斷腕,割肉出局的投資者還好一些。
那些沒有來得及出局的投資者,不可避免成為成為深度套牢者。
正如沈度判斷的那樣,此次福隆股份確實有大資金入駐。
控盤大資金是一家名叫泰嶽投資公司,也確實掌握內情,裕隆實業正在與某一方洽談,欲進行資產重組。
不出意外的話,一家實力相當雄厚的企業將入主其中。
泰嶽投資老闆名叫張學理,是南港本地資深投資人,他想在福隆股份這隻股票上大做文章。
時間緊迫,張學理立刻行動,匆忙殺入福隆股份。
顯然,某種程度上講,這屬於內幕交易。
嚴格講,是內外勾結。
所以說,資本市場上,壓根就沒有乾淨場所。
大資金除了資金方面的優勢,還有資訊方面的優勢。
與之相反,中小投資者所獲取的資訊嚴重滯後。
這也是為什麼散戶投資者總是被割韭菜。
大資金是要掙錢的,縱林法則決定了,他們不收割弱勢群體這種韭菜,餓死的是他們。
當然,散戶是一個頑強的群體,他們繁殖力非常強悍。
你割了一茬,立刻又會冒出新的一茬。
儘管散戶在資金規模小,獲得資訊的能力差,處於食物鏈最低端。
但是,他們的意志力非常堅強。
這種堅強,來自於財富的吸引力,來自於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很幸運,有人成功了。
悲劇的是,百分之九十的散戶,最終走上失敗者的路徑。
就拿福隆股份來說吧。
上市公司要遵守規則,不能提前洩露訊息。
否則,將會被處罰。
如果構成重大利好訊息,上市公司必須在指定媒體公開發布。
現在的情況是,泰嶽投資已經提前知道這一訊息,而市場投資者並不知情。
在這種背景下,福隆實業股價上漲,如果市場散戶跟進,只要將來有題材支援,控盤大資金根本不需要擔心股價高企而出不了貨。
但是,目前散戶投資者並不清楚福隆股份這隻股票將會有題材。
要命的是,今日媒體爆出大利空,這才壞菜了。
此時不跑更待何時?
福隆股份基本面很差,如果不是前面幾輪炒作,大概早就應該退市。
這一點市場投資者心裡都很清楚。
作為上市公司,福隆股份一方不想退市,還在想方設法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