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零四章 深陷泥潭

昨日操盤效果不理想,給海外財團帶來巨大壓力。

那麼,今天的交易就顯得尤為關鍵。

本週必須有一個完美結局,才會鼓舞市場投資者積極入市,為海外聯合資金出貨做好鋪墊。

否則,市場人氣受到打擊,必將影響到海外財團的整體計劃。

海外聯合資金不是沒有注意到亞洲金融亂象,雖然遊資並沒有衝擊南港資本市場,可誰也不敢保證以後某個時間會不會涉足南港。

如果遊資衝擊南港資本市場,必將帶來巨大影響,一旦市場拋盤加重,海外財團的出貨計劃必將破產,不排除被套住的可能。

繼續拉昇恒生指數,目的是為了讓南港市場投資者接受一個事實,南港資本市場走的是獨立行情。

海外財團倒是很想現在變現,但是,這可能嗎?

市場環境不具備出貨的條件,強行出貨不僅出不去,還會把恒指砸到非常悽慘的境地。

海外財團持股數量實在太大了,經過這幾天的搏殺,手中籌碼越來越多,市值愈發膨脹,雖然沒有具體統計,粗略估計最少佔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甚至接近南港資本市場市值的四成。

正常情況下,海外財團絕對具備控盤的能力,想讓恒生指數怎麼走都行。

但是,這段時間的搏殺,也耗盡了他們的財力。

開始以為是市場獲利盤拋壓,現在越來越多跡象表明盤中有某個機構成為對手盤。

這也只是判斷,畢竟資本市場只能看數字,誰也看不見對手。

儘管海外財團大小十多家機構,除了威爾遜、羅威、皇甫賢達等幾大主力尚有能力增加資本,其他機構都不再具備繼續增資的能力。

所以,昨日會商的結果,在今日耗盡最後百多億資金計劃之後,視情況由威爾遜、皇甫賢達、羅威等出資支援下一步運作。

現貨市場比較關鍵,今日威爾遜、羅威二人負責現貨市場交易,務必將恒生指數推上新高。

至於期貨市場交易,則交給皇甫賢達一方負責。

這是生死之戰,海外財團沒有退路。

開盤前,羅威臉色凝重,對威爾遜說:“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有跡象表明遊資已經進入南港,並開始阻擊港元。會不會成功不清楚,金管局會否挫敗遊資也不好說,怕就怕重蹈太國覆轍。股市上我們沒有退路,必須高舉高打,爭取儘快啟動出貨模式。”

1997年10月中旬,新臺幣突然棄守,事先毫無徵兆。

灣島方面此前已經耗費了近50億美元捍衛新臺幣,但此時灣島的外匯儲備尚有830億美元,國際金融界普遍估計灣島完全有能力守住新臺幣,灣島卻一反常態,突然放棄了穩定匯率的努力。

上世紀60年代末,索羅斯成立雙鷹基金(後改名為量子基金),發誓稱霸全球金融市場。1992年,他大肆拋售英鎊,令英鎊大幅貶值,迫使英鎊退出歐洲匯率機制,量子基金盈利10億美元,索羅斯一戰成名。

成立20多年裡,量子基金每年回報率高達30%,成為全球最著名的對沖基金。如果誰在1969年基金成立之初投資10萬美元。

那麼,到了90年代末,他已擁有3.3億美元的身家。

這使索羅斯幾乎成為了國際炒家和投機客的代名詞

索羅斯最善於尋找金融體制的弱點,他強勢出擊,作風兇悍,不留餘地。

1997年開始,索羅斯發動對東南亞國家的金融狙擊,就是看準它們存在的諸多問題和經濟泡沫。

1997年前後,南港房價飆升,1平方尺能賣到1萬港元,每逢新股上市,排隊的股民一眼望不到頭。

更棘手的問題還在後面。

隨著資訊和電訊系統的飛速發展和金融市場的急速開放,新興的亞洲國家被裹挾進世界金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