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製造集團專注於關鍵領域研究製造、計算機資訊科技以及通訊技術,對於爛大街的技術以及產品基本不涉及,同時又具備強大的研發力量,只要關鍵領域有所突破,新產品會迅速跟進。
一般來說,某一個企業只專注某一專案,如沈度這般在尖端領域大把撒錢,幾乎沒有。
玩不起是關鍵因素,這種燒錢方式不是什麼人都能玩得起的。
其實,沈度也不是胡亂花錢,他只是不想被別人掐脖子。
恰好他又有錢,時機又不錯,此時不下手,過了這個時間段再想補缺就難了。
確切地說,現在只是新技術浪潮的初期,技術領域還沒有到高不可攀的地步。
此時切入,事半功倍。
有壓力才有動力,八月,新一代晶片技術有了重大突破,北方製造集團南港總部製造基地第一批產品成功下線。
晶片製造離不開光刻機,而生產光刻機的也不僅僅只有ASML一家,在日國就有許多家,比如尼康、佳能等大公司,還有尼日、富島等一些實力大小不等的公司。
市場競爭的殘酷性決定了一批企業存活下來,而另一批企業必將倒下去。
在ASML還沒有出名的時候,一家神秘企業伸出手收購了這家公司。
雖然ASML還在執行,很難說再現後世風采。
十月,最新款計算機研發成功。
沈度給這款機型命名為雷霆,該機型配置4.3G硬碟,64M記憶體和15寸顯示器開始成為標準配置。
這種配置已經超越英特爾90年代所釋出的奔騰系列產品,技術上已經遙遙領先。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沈度要求各部門加快研發速度,爭取新產品儘快上市。
所謂的研發速度,是指儘量爭取一步到位。
計算機硬體有了,軟體也要配套,產品上市之日,要初步健全生態環境。
比如辦公軟體、交流軟體、語言切換等。
不知不覺間南港靜悄悄誕生了幾家新公司,卓越網路公司、360度視窗軟體、千度、臉書、鳳凰網、極速、鳳凰瀏覽器......
這些都是獨立的法人公司,有些是本地公司,有些則是離岸公司,至少從表面上看,他們之間互不相連。
但是,這都是圍繞著雷霆計算機產品上市而準備的。
這就是沈度,不動則已,動必雷霆萬鈞。
連聊天工具都出現了,是不是有點早?
早不早無所謂,反正沈度描繪一個粗線條,那些科技瘋子很快將之變成現實。
不錯,在網際網路剛剛起步,至少國內還沒有聊天工具。
沈度不懂軟體設計,但他手下不缺人才,你首先要能想出來。
從設立的這些公司看,基本應用逐步增多,必將對推動網際網路發展起到重大作用。
沈度的策略,不管別人怎樣,自己先幹起來。
無論什麼事情,有就比沒有重要,至於是否成功,那就另說了。
甚至,有可能是沈度掌控不了的事情。
龍鳳投資旗下設立的風投公司開始運營,主要投資方向集中在資訊產業。後世的新郎、網易、搜狐大多都是在風投支援下發展起來的,區別在於是國外資本。
在第一批名單中,沈度看到了馬花藤的名字。
該來的總會來,交流軟體交給他運營再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