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投資控股收購大戰結束,行情夭折,在連續數日暴跌之後,昨日尾市突然爆拉,讓投資者始料未及。
是反轉還是反彈,投資者無法確定。
有人認為屬於反彈行情,原因無外乎行情下跌太猛,有資金入場短抄。
也有人猜測英倫置業有大題材,畢竟雪度投資公司曾經舉牌,不排除再一次舉牌。
怎麼說呢,這件事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也有媒體專門分析過,舉牌英倫系其它三隻股票,有可能屬於配合收購英倫投資控股行動。
但是,雪度投資公司只是舉牌英倫投資控股,反而是華商財團後來者居上。
雪度投資公司慢了一拍,被華商財團截胡了。
到底屬於哪一種,投資者眾說紛紜。
一大早,部分投資者早早來到營業部。
有人腳步匆匆,有人從容不迫,從四面八方彙集而來。
從每個投資者的面目表情看,有人表情愉悅,有人表情悲苦,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各自投資戰果。
在資本市場上,似這種收購題材也不是經常遇到。
雖然機會來了,那也不是每個投資者都能賺錢。
比如某人五十元進場,一百元賣出,甚至一百二十元、一百三十元賣出股票都能賺大錢。
但是有人太貪,想賺的更多。
所以,錢從指縫裡流走,不僅沒有賺到錢,一些人反而虧錢了。
股市裡常說的一句話,落袋為安。
拿到手的才是自己的錢,在沒有變現之前,賺再多的錢也是數字。
在等待報紙時,相熟的投資者三三兩兩湊在一起交流。
“英倫置業昨日尾市爆拉,必有原因,而英倫投資控股這隻股票徹底已經沒戲,難保雪度投資公司不會繼續收購英倫置業......”
“呵呵,要有耐心,看看訊息面就知道了。若無訊息支援,也就是盤中反彈,說不定今日低開低走。如果有大利好,比如雪度投資公司再次舉牌訊息,反轉行情確立。”
“說來也奇怪,英倫投資控股收購大戰來勢洶洶,看上去華商財團勢在必奪,就差那麼一點點,怎麼就戛然而止,弄不明白哎。”
這邊正在討論,旁邊走來一人,插嘴說:“昨晚我聽到一個訊息,說匯銀插手了,李半城他們不得不停止收購。都是傳說,是真是假沒有人知道。”
眾人愕然,原來還有這麼一說。
喔靠,與匯銀有毛的關係?
呃,也別說沒有關係,英倫投資控股和匯銀控股大股東都是英國人。
“考,我手裡的股票想解套,豈不沒希望了,開盤後,還是趕緊拋了,回頭買英倫置業。”
“是啊,早一點賣掉好,英倫投資控股可是此十元之下漲上來的,深不見底呀......”
這邊正在聊著,報攤的報紙到了。
有人瞟了一眼,說:“報紙來了,去瞧瞧今日有沒有好訊息,走吧。”
這裡剛剛起步,那邊已經有人在翻閱報紙。
突然有人喊道:“大新聞,又有人舉牌了......”
不管是在近處的人,還是遠處的人,都被這一聲叫喊驚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