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三十七章 動機不純

在亨通地產財團與約翰遜家族談判過程中,英倫投資控股釋出公告減持股份是雙方商定的,至於相關報道,則是經過了沈度的默許。

儘管紙面上協議還沒有達成,並不妨礙對外暗示雪度投資公司所掌握的百分之二股份將轉讓給約翰遜家族。

沈度之所以如此痛快,也是因為約翰遜有所付出。

約翰遜擔憂英倫投資控股公司,華商財團畢竟是個不確定因素。

而且有跡象表明,華商財團已經在暗地裡行動。

不錯,李半城等聯絡其他銀行行動,瞞不住沈弼,他已經提醒過約翰遜。

所以,約翰遜急了眼,並決定先發制人。

約翰遜有求於沈度,並給他介紹了一家小公司。

情況彙報到沈度這裡,大喜過望,他知道這家公司的將來。

1991年正式命名為ARM公司在英國劍橋誕生了。

雖說創業初期很艱難,如果在這家公司改變策略,主要以出售晶片設計技術的授權就不一樣了。

再過十年二十年,所採用ARM技術智慧財產權(IP核)的微處理器,即我們通常所說的ARM微處理器,遍及工業控制、消費類電子產品、通訊系統、網路系統、無線系統等各類產品市場。

現在是20世紀90年代初,剛成立ARM公司的業績平平,處理器的出貨量徘徊不前。

這段時間正是這家公司最困難,最煎熬的時刻。

恰在此時,約翰遜家族找上門來,給他們介紹一個大金主。

對於一個看不到前景,公司徘徊在生死線上的ARM公司來說,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兩下一拍即合。

拿下這家公司基本沒有問題,而且是喬依娜親自掛帥。

ARM公司被錢逼急了眼,而沈度是一個不缺錢的主,用沈度的話說,不惜一切代價拿下來,用錢砸暈了他們。

別人看不到未來,沈度卻知道這家公司有大好前程。

再過些年,由於資金短缺,經營壓力巨大,迫不得已ARM做出了一個意義深遠的決定:自己不製造晶片。

ARM公司只將晶片的設計方案授權給其他公司,由它們來生產。

正是這個模式,最終使得ARM晶片遍地開花,壓迫了封閉設計的Intel公司的擴張空間。

ARM公司是專門從事基於RISC技術晶片設計開發的公司,作為智慧財產權供應商,既然本身不直接從事晶片生產,靠轉讓設計許可由合作公司生產各具特色的晶片,世界各大半導體生產商從ARM公司購買其設計的ARM微處理器核,根據各自不同的應用領域,加入適當的外圍電路,從而形成自己的ARM微處理器晶片進入市場。

全世界有幾十家大的半導體公司都使用ARM公司的授權,因此使得ARM技術獲得更多的第三方工具、製造、軟體的支援,又使整個系統成本降低,使產品更容易進入市場被消費者所接受,更具有競爭力。

如果沈度收購了這家公司,也必定採取這種策略。

沈度的目的很單純,既然是對英特爾不利,那就是大好事。

至於盈利了、生存了,這些都不看重。

沈度不是一個合格商人,甚至是連商業皮毛都不懂。

但是,人家有錢任性,你能咋滴!

像ARM公司這一類企業,一旦發展起來,沈度想要收購簡直是做夢。

但是,現在不一樣,世界上每天冒出多少個新公司?

沒有人關注這些不知道今天活著,明天是不是已經死了的可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