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三十九章 意外的封賞

回到敦煌之後沒多久便要春耕了,程雲淓一門心思扎到了棉花和高粱的播種中,也催著謝明府劃了幾塊試驗田研究棉花的種植,而小陳大夫也僅僅休息了沒多久,便帶著護士們到各村各縣去種牛痘,抽空與程雲淓商量著在藍翔女子學校的醫學專業下學期便要多招幾個女學生的事宜了。

朝廷的嘉獎令已然下達,對益和堂和程氏的製衣坊、織造廠都有表彰,還為宣城益和堂御賜了御筆親書的牌匾,這真是讓人精神一振!但對程雲淓和陳荷娘個人的嘉獎和封賞卻都沒下來,只說有有有,肯定有,具體的卻無有音訊。

她們倆都忙得不可開交,也沒太過在意。

程雲淓倒是暢想了一下,若是皇帝大大此次的嘉獎是讓官府給辦婦幼醫院那該有多好!

可惜也不過只是想想而已。

她蹲在莊子裡那片棉花地,從育苗開始,每日跟在老農身後,拿個小本記錄育苗的方法、時間、苗長勢如何、要澆多少水、怎麼施肥......佃戶農戶們都是第一次種棉花,啥事均估摸著來,育苗下肥的方式便都用了好幾種,也不知哪種能夠成功。看著東家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天天趴在田裡看苗,亞歷山大啊!這萬一要是沒種好,東家會不會讓自家賠償啊?

女校裡教農事的吳娘子也帶著幾位女學子們在莊子裡春耕播種,學農事和農莊管理。她本來也就是一戶佃農,家裡夫郎從小身體不好,又是家中幼子,幾個兄長不耐煩養他,便等他成年分了口分田,分家將他分了出去。吳娘子在孃家便會種莊稼,嫁了夫郎之後,守著口分田,將旱稻和玉米、紅薯和各色的瓜果蔬菜種得有聲有色,自有種田、肥地的一套方法。卻又因為夫郎生病、幾個孩兒年幼擔不起家,為了治病,不得已賣了田地,去了程家的莊子做佃戶。

程雲淓發掘了她,讓她農閒的時候到女校去教農事。吳娘子如今也學了不少字,私下裡存了一個大志向,想寫一本適用於敦煌、沙洲這邊乾旱天氣,又適合農戶們看了一目瞭然、簡單易操作的農書,得到了程雲淓的大力支援。如今她便是帶著女學子們在莊子裡“實習”。看著東家日日趴在田裡看那棉花地,臉都曬黑了,旁邊的佃戶們卻神情緊張,心裡好笑,便悄悄跟東家說了,讓她放輕鬆,相信一把佃戶們,放手讓他們去種。

程雲淓心裡知道吳娘子說得對,只能遺憾地拍拍手上的泥,一步三回頭地回了城。

回城不久便有衙役上門來請,說是長安有封賞文書隨官府文牒而來,要她趕緊換了禮服去縣衙接旨。

程雲淓立時換了漂亮衣服,梳妝打扮一翻,坐著馬車眉開眼笑地去了縣衙。心裡想著皇帝大大這封賞的旨意比給別人的都來得遲,會不會賞的金銀珠寶比別人的都多?

經過旱災、蝗災和疫情,大半年了程家只出少進,又要養這許多的人,還要種棉花開工廠,可缺錢了,都不得不用上秦徵的大金砸了,也不知啥時候能把用掉的還上。

若是皇帝大大賞的多,這一年兩年的應該就不愁了!

到縣衙門口下了車,卻看到小陳大夫也換了比平日裡樸素的職業裝華麗一些的禮服,戴了首飾珠翠,站在衙門口衝她微笑,心裡便更高興了,趕緊上去手牽手一起往裡走。

看樣子是單單封賞她們兩個的呢!皇帝大大可要慷慨大方一些哦!

衙門內設了香案,掛了紅簾子,搞得像拜堂似的喜氣洋洋。謝眀府一身官府,身邊官紳世家雲集,都打扮一新,一見兩位娘子走進來,滿面笑容,暗藏酸醋地叉手恭賀起來。

兩份封賞文書供在了香案上,程、陳二位娘子在主簿的引導下,認認真真地跪在蒲團上拜了又拜。拜完之後還不可站起,謝明府走上來,當眾讀了兩份封賞書。

先是程雲淓的,先將她所作的事情描述一番,誇獎一番,聽得程雲淓跪在底下自戀地直樂,原來做了這許多好事呢,又是勇闖火場救人,又是防疫抗疫的,“年雖及笄,義勇而出”“心繫百姓,胸懷天下”,特賜御筆親書的“義勇巾幗”金匾,賞賜金銀布匹多少多少,御選“天皂地設”中皂品浴鹽為貢品,並特宣程二娘子進長安進宮面聖謝恩。

“啥?”程雲淓笑容頓收,在眾人驚歎和讚美之中睜大了眼睛,要去長安進宮面聖?不了吧!棉花這才剛種上呢!

接下來宣讀的是陳荷孃的封賞文書。

皇帝大大因著陳荷娘為大晉人民永除疫情,第一個以身試痘,並帶領大夫、郎中、護士們護理病患、接種牛痘,還研製出更安全可靠的疫苗,功在千秋、利國利民,除了也一樣賜匾、賞金銀絹布等等之外,還特招陳荷娘入太醫署,擢封六品“女御醫”。

不是醫女不是醫婆,是開天闢地、有史以來,太醫署首位六品“女御醫”!

除了已然看過封賞旨意的謝明府還微笑著站在那裡之外,其餘人等一時間全愣住了,包括程雲淓,包括陳荷娘自己。

六品女御醫,太醫署,哇!前所未有的了不起呢!小陳大夫值得這一切的盛譽!

可是,要去長安任職啊,要離開敦煌了......

兩人相互看看,眼中流露出又驕傲又高興,卻又非常複雜的目光,剛剛準備要擴招的醫學專業女學子、計劃中的敦煌婦幼醫院,可怎麼辦呢?益和堂怎麼辦?孤身去長安,陳大夫如何捨得?

“快謝恩!謝恩!”主簿郎君小聲提醒著。

兩位娘子清醒了一下,趕緊山呼萬歲,叩拜謝恩,在回過神來的各位官宦、世家郎君們熱烈的恭喜之下,接過封賞文書。

“小陳大夫,程娘子,如今春耕已過,氣候宜人,二位且收拾一下,儘早啟程,莫讓聖上久等才好。”謝眀府一張飽受考驗的娃娃臉上掛著真心真意的笑容,嘴角邊兩個酒窩都笑出來了。

此次疫情中,敦煌出了兩位如此出色、在聖上面前都掛了號的小娘子,他作為縣令也面上有光得很。來到敦煌做縣令這一年多以來,真可謂是多災多難、多事多非,卻都讓他挺過去了,政績本可是能寫上好厚好厚一疊呢!

當初被安排到敦煌來之前,他接了十一郎的信,很委屈,還去找師父抱怨,覺得兩位師兄又欺負他老實。讓他去敦煌插釘子擴勢力他不在乎,為何要照顧兩個小娘子?師兄們不對勁啊!

如今看來,師兄們確實不對勁,但兩位小娘子那是對勁得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