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影道:“就算是關聯性確認了,可是人都不見了,這還怎麼查下去?”
東方白道:“放心吧,一個也跑不了。”
“你知道他們都在哪裡?”姚影詫異道。
東方白道:“具體在哪裡,我不知道,可是我知道他們並沒有離開過本市,只是潛藏了起來。”
“為什麼會如此肯定?”姚影問道。
東方白給他做出了推理:
如果去年兇手做完案子就跑了,他怎麼可能又在今年實施了倉庫縱火案?
如果今年這次他做完案子就跑了,現在又是誰在恐嚇那位老闆?讓他做出了夥計不慎弄出火災的虛假證詞?
這一切的一切,無非都是那個人在幕後操控著,而他今天才逼走了那位老闆,所以,他現在還在本市。
姚影聽了之後,並沒有開心多少,“還會不會有第三、四起同類的案件再發生?”
東方白道:“暫時不會,我注意到了一個時間節點,那就是兇手都是採用每一年的五月初五才行動的。就算是再有下一個受害者,也要等到明年的端午節。”
“這說明什麼問題?”姚影問道。
“我可不是白白在這裡靜坐的,我找出了他用艾絨放火的目的。”東方白有些得意的道。
“哦,那可真是太好了,終於有一個好的訊息了。”
東方白道:“一直以來,我都沒有想明白,兇手為什麼非要使用艾絨來縱火,今天在烈日下,終於讓我想明白了。”
姚影急切的問道:“是什麼原因?”
東方白走進屋子裡,從裡面拿出了一本書,是北宋大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
他翻開書,找到其中的某一頁,指著其中的一段念道:
陽燧面窪,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內。離鏡一、二寸,光聚為一點,大如麻菽,著物則火發,此則腰鼓最細處也。
“這是用凹面鏡聚光的原理,反射太陽光來點燃火,所以,老爺子看到的光,就是陽燧反射的太陽光。”東方白解釋道。
“為什麼一定要用艾絨呢?這東西不容易起火,還要多此一舉給它泡煤油?不如用其它的易燃物,那不是來得更直接,更便利?”姚影還是那個老問題。
這一次,東方白沒有再回避,直接給出了正面的答案:
“儀~式~感!”東方白一字一頓的道。
如果直接放火,就失去了這種天火降災的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