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滅靈戒中,葉霄雙膝盤坐涼亭,身上被密密麻麻的符文覆蓋。
手腕一道傷口浮現,殷紅的血液宛若清流般的延伸,徐徐的湧向蛋中的金胎。
和最開始相比,此時的身體血肉之中雖然仍舊有著液體狀的雜質滲出,但已不是墨黑色,而是淡淡的淺灰色,同時液體的量也不比第一次。
只是量固然有了減少,連顏色都是變淺了很多,但臭還是一樣的臭,所以滅世天尊亦是捂著口鼻在一旁觀望。
在符文重新於今胎中汲取到規則之力,隨著規則之力進入身軀靈府。
一瞬間,幽冥獄火和紅蓮業火再次雀躍而上,紛紛貪婪的吸收起來。
至於葉霄靈府中的天夙和石碑,只是靜靜的旋轉在神核的周圍。
當一縷縷規則之力滲透到葉霄神核,其神核亦是開始出現劇烈的晃動,緊接著一股股濃縮凝聚成水流般的靈氣溢位,相互纏繞回旋的鋪墊在神核之下。
靈氣聚凝化湖,這是突破的徵兆!
看著藍色的靈氣於神核之下凝聚,並且逐漸擴張,在其靈府中緩緩生成一個湖泊,葉霄內心不由得一驚。
對於修煉者而言,若修為想要達到靈臺境層次,一共需要邁過兩道門檻,一道為化生境至神魂境,一道為太清境到靈臺境。
先說化生境到神魂境,雖然只是一個境界的提升,但於修煉者本身來說,卻不單單只是靈氣能量的積累。
因為要突破到神魂境,不僅需要修煉者對於天地基本規則,也便是自然之道的領悟,同時還涉及到靈府的衍化。
所謂自然,於人而言,不外兒女情長、生老病死,但對於天地來說,便是最基本的規則,對於這些,葉霄在寒川之時也是深有體會。
畢竟柏山老人的天、地、人三法可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傳承而已。
當時葉霄在滅世天尊的指引下,選擇了人法這條道路,而人法即為自然,與天地自然相比,雖然需要不斷地捉摸和體會,但其重在以人為根本,繼而悟道而衍化。
正如滅世天尊所說,人之為道,道法自然,為天地之變,為朝夕之爭,為人心所向,道既可歸於虛無,又可衍化萬千,故何況是天地乎?
所以總的來說,若是能將人之為道,參悟透徹,化萬千,化天地,那原本既定於天地不變的道,又能奈之幾何!
當然,於道之所悟而言,他早就已經有過接觸,故而要突破到神魂境,便也沒有什麼難度,知道靈府中靈氣累積到一定程度便可。
只是葉霄尚且能夠如此,對於其他的人可就不這樣了。
有的人修為早早便也達到了神魂境,但苦於對天地規則之道的領悟不夠,所以一直無法突破,哪怕是繼續儲存靈氣,不突破,當靈氣儲存到一定的濃度後,便也再無法儲存,若要強行儲存,往往也只會撐爆靈府而已。
之所以如此,和突破到神魂境後靈府的衍化有著脫不開的關係。
因為靈氣凝聚化湖,不單單儲存在神元的緣故,當然於葉霄來說是神核,所以在靈府之中,除了神元之外,便是相當另一個用以儲存靈氣的湖泊,即所謂的靈湖。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靈湖所能儲存的靈氣總量比之神元更要龐大。
同時隨著修煉者修為的持續提升,靈湖還能繼續衍化,由湖化海,成了靈海,到那時,靈海所能儲存的靈氣能量就更加不可估量了。
不過,即便是有了靈湖,在修煉者神元之中依舊有著靈氣的存在,只是相比於靈湖中的來說,依舊留在神元內部的靈氣則更為精純,就好比是靈氣的魂,主導著靈湖的擴張衍化,而這便也就是神魂境的由來。
當然,既然突破到神魂境,感悟了些許天地規則,便也能依託這些規則行事,就比如說突破到神魂境後最明顯的變化,便是乘風而行。
當初在地球時,因為地球規則的殘缺,所以即便修為沒有達到神魂境,哪怕扶搖上青天,一去幾萬裡也不會覺得疲倦。
所以在離開地球之後,因為天地規則的壓制,神魂境之下,連一躍百丈都很難做到,就更不用說乘風飛行。
不知道其他人的靈湖是否也如我這般呈現淡藍色!或許恭尚的和我差不多吧!
當神核之下的靈湖再沒有擴張的跡象,葉霄即是知曉,靈府的衍化已然完成。
想到他與恭尚體內的靈氣皆是經過修煉清靈訣後的再次提煉,葉霄不由得將自己與恭尚的靈府對比起來。
而在修為成功突破到神魂境之後,那些進入到他靈府的規則之力,趁著還沒有被幽冥獄火及紅蓮業火分食完,便是快速的進入到他神核之中。
緊接著,葉霄的神核再次顫動,下一刻緩緩落到靈湖的表面,開始將一縷縷的規則之力擴散到靈府之中。
一邊,幽冥獄火和紅蓮業火在吞噬了部分規則之力後,便也乖乖的回到了神核的旁邊。
只是因為靈湖生成過後,兩者只得與天夙、石碑一道共同盤旋在神核的周圍,倒是像極了兩個盡心盡職的保鏢。
“小子,恭喜你啊,突破到神魂境了!”
耳邊突然響起滅世天尊的笑聲,葉霄轉過頭,恰是對上滅世天尊遞向他的乾淨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