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章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這天下午,鄧秀珍和林初夏母女倆才開始忙碌,就見隔壁暑假開始,就去了外婆家的宋軍跑了過來,一臉殷切地問道:“鄧姨,宇兒回來了嗎?”

鄧秀珍搖搖頭,不帶什麼希望地問道:“宋軍,林浩宇有沒有跟你說,他要去哪個同學家玩?”

“李松林。”

宋軍眨了眨眼,雖然有些奇怪暑假都過去大半了,為什麼鄧秀珍現在才問起這件事,但,多年來養成的“乖乖牌”性子,依然讓他生不出任何的反抗心理,甚至,還忍不住地添了些自己知道的訊息。

“他爸是五村村長,宇兒說要跟他們下水游泳撈魚,還要上山採蘑菇竹筍和打獵。”

“宋軍,你們暑假佈置了哪些作業?能不能幫我抄一份?”說話的功夫,林初夏拿起兩隻髮圈,遞到宋軍手裡,還不忘記叮囑道,“藏藍色這隻給杜姨,水粉色這隻給你姐。”

宋軍愣愣地接下來,只是單純地以為,這是自家老媽跟鄧姨說好的,點點頭:“林姐,我現在回家抄給你。”

直到,宋軍一溜煙地跑沒影了,鄧秀珍才由“林初夏什麼時候會使喚人了,還這樣順手”的疑惑不解,轉而變成對那兩個白送髮圈的心疼和懊惱,下意識地說道:“初夏,那兩個髮圈,得賣三塊錢呢!”

“媽,你信不信,早在我們家的鋪子賣髮圈的時候,杜姨她們就猜到了這些髮圈的來歷?只不過,杜姨是婦女主任,宋叔又給人理髮,他們每天都很忙,家裡的鋪子,現在也就賣些石灰沙子,否則,早就跟著我們學做這些髮圈來賣了!”

上一世,鄧秀珍一直覺得她和周圍鄰居關係非常好,遇到點什麼事情,雖談不上為對方“赴湯蹈火,再所不惜”式的幫助,但,也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可能地給予最大的幫助。

然而,後面發生的那一系列事情,卻讓林初夏這個“旁觀者”,真切地發現了鄧秀珍和左鄰右舍之間的“塑膠情”。

簡單地來說,就是一種適合彼此間聊聊八卦,分享一下心得的“聊友”,旁的,卻還真不能指望太多。

而,一切的源頭,說起來複雜,歸根究底,不過在於“做人”兩字。

“杜鳳連釦子都不會縫,她怎麼可能做髮圈!”

鄧秀珍撇撇嘴,言談中有著莫名地自信和驕傲。

林初夏無奈地撫額,很想吐槽一句“幾十年鄰居,你也沒幫下忙”,最終,還是將到了喉嚨的話又咽下肚。

“話是這麼說,但,手工品這玩意兒,說值錢,也確實值錢,說不值錢,也確實不值錢。”

“就像我們做的這些髮圈,只要會那麼點針線活的人,看上幾眼,完全不需要上手,就能明白應該怎麼做了。這種情況下,我們賣這些髮圈,也就賣一個樣式的新奇和做工的精緻,那些捨不得花錢買的人,私下裡琢磨一下就能做出來,甚至,還能琢磨出其它的配色樣式來。”

“雖然,杜姨不會針線活,但,杜姨娘家有人會啊!你信不信,就算我們沒送髮圈給杜姨,要不了多久,杜姨也會戴上樣式做工都精緻的髮圈?這種情況下,你覺得,杜姨心裡會怎麼想?”

“與其等到日後杜姨跟人說些‘老鄧那人真小氣’之類的話,還不如現在就舍那麼兩個髮圈堵上杜姨的嘴,還能讓杜姨逢人就誇你一聲‘老鄧真大方’……”

在鄧秀珍那一臉“我是誰?我在哪裡?我要做什麼?”的茫然懵圈,三觀也已經碎裂,幾乎快要沒辦法拼湊好的神情中,侃侃而談的林初夏,一臉淡然地給出千百年來,讓無數人膜拜敬仰的一句真理式總結。

“這就是‘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許久後,鄧秀珍發出了靈魂深處的質問:“你就不怕到時候,一整條街的人都讓你送髮圈?”

“不怕!”林初夏一臉的坦蕩,“杜姨就在我們隔壁,不僅是鄰居,又和你聊得來,關係不錯,其它的人,和我們家又沒什麼關係,最多,到時候,看在我們大家同住一條街的情份上,給個八折或七折成本價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