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愛國有些奇怪地看了眼鄧秀珍,雖然,他已經習慣了鄧秀珍“想一出是一出”的做法,但,聽到這些喋喋不休的抱怨話語後,依然有些不知該怎樣吐槽的無奈。
不過,在聽到鄧秀珍又一次談到“生活不易,要省吃儉用”這個話題,並再次琢磨著要將林初夏手裡的錢拿過來的想法後,他就忍不住地搖頭:“行了,那都是初夏自己賺的,她也說了,要用這些錢交學費……”
至於生活費?
倘若,交完學費後,林初夏手裡就沒錢了,那麼,當然是他們這些做父母的給。但,如果,林初夏手裡還有錢,那麼,在儘可能的情況下,家裡少補貼一些,不就成了!
畢竟,家裡就這條件,而,林初夏和林浩宇又只相差兩歲,即使林浩宇成績再差,但,也是家裡唯一的兒子,他們這些做父母的,願意供著林初夏唸到中專,就已經不錯了。哪能再砸鍋賣鐵地供林初夏讀高中,考大學?
真要這樣的話,那麼,林浩宇又該怎麼辦?憑什麼,就該讓林浩宇早早輟學,外出打工供養林初夏讀書?
別說興隆鄉,就是整個盧水鎮,都找不出一家放棄兒子,而選擇讓女兒讀書的人家!倒多的是那些讓女兒讀個小學或初中,甚至乾脆連學都不讓上,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的人家,讓她們外出打工賺錢養家供兄弟讀書的!
……
“以前,初夏不懂事,不知道怎樣帶宇兒,你不就擔心他們姐弟倆感情淡,以後結婚生子,有了各自的小家後,就會很少走動,跟陌生人沒兩樣嗎?現在這樣,不是挺好的?”
“初夏怎麼就不懂事了?啊?……”
在鄧秀珍心裡,林初夏這個女兒,聰明又懂事、孝順又貼心,可不比林浩宇這麼個“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調皮搗蛋得讓她氣不打一處來的兒子好得多?尤其,這兩個月,林初夏更是憑藉自己繪畫方面的天賦和能耐,給家裡添了一項做頭花的收入,在鄧秀珍心裡的地位,那是早就拔到了最高。
一邊是為人處事都有幾分稀裡糊塗,又無腦偏袒自家人的林愛國,一邊是“急她之所急,想她之所想”的貼心小棉襖林初夏,鄧秀珍會偏向哪一邊?那還真是用膝蓋就能想出來的。
一大早,就被噴了個狗血淋頭,偏偏,即使有無數辯駁的話,卻因為數十年如一日口笨舌拙,而完全找不著機會反駁,更不知道應該從何處為自己辯駁的林愛國:“……”
……
與此同時,林初夏和林浩宇姐弟倆,也坐上了開往市裡的早班車。
真是……熟悉的配方哪!
已經遭遇過一次這般場景的林浩宇,如上次那般乖巧地起身,走到相鄰的座位,然後,耳朵依然高高豎起,就怕錯過任何一句關鍵字詞。
真要說區別的話,就是上一次,林浩宇是全程繃著心神,幾乎氣成了個河豚,完全沒辦法分出多餘的心神去關注窗外那飛速掠過的景色。
而這一次嘛?
林浩宇卻是一邊欣賞著窗外的景色,一邊盤算著雲芳VS林初夏,不管誰贏誰輸,最好雙方都能被激得沉不住氣,將隱藏在心底深處的一些東西暴露無遺。
到時候,他可不就能順勢拿捏住林初夏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