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章 遺傳很奇妙

林初夏毫不猶豫地將腦海裡所有和“早戀、催婚”有關的事情,拋到一旁,本著“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想法,準備給林爺爺“安利”一波讀高中,考大學的好處!

“爺爺,我覺得,以我的成績,如果不去讀高中,考大學,不僅是對自身資源的一種浪費,也會令九泉之下的老祖宗氣惱不已。”

“你想啊,你們那一代,二爺是家裡的大學生……”

林初夏吹了一波林二爺的聰明、勤奮、刻苦和努力的同時,也不忘記拍馬林爺爺的慧眼識珠。

自古以來,為什麼會說“寒門難出貴子”?

並非寒門出身的人不聰明,而是因為他們那“吃了上頓,就沒下頓”的貧窮出身,註定在他們的溫飽問題沒得到解決之前,完全沒辦法去考慮讀書識字,在改變門楣的同時,也改變自己和下一代的命運。

“到我爸這一代,你和二爺含辛茹苦地供養著他們讀到高中。當時情況特殊,確實沒法考大學。但,等後面恢復高考了,他們又個個都感慨年紀大了,歲月不饒人,沒精力和年輕人爭奪,就在高考面前怯步……”

“結果呢?別說那些比他們大三屆的高中校友們,就連班裡那些年紀比他們大,成績卻比他們差的人,都能在收到高考恢復的訊息後,毫不猶豫地撿起課本,開始‘頭懸樑,錐刺股’式的複習。”

然後呢?一年不成功,就兩年,兩年不成功,就三年。而,往往,老天疼憨人,只要真下苦功夫去鑽研,又怎會不成功?

在那樣一個缺人才缺到極致的年代裡,不論是大學生,抑或是大專生,再或者中師生或中專生,只要能被錄取,就是板上釘釘的“鐵飯碗”。唯一的區別,就是學歷的不同,分配的工作單位不同而已。

除此之外,讓林初夏最為佩服甚至膜拜的,莫過於林家六兄妹的那些同學中,不乏被迫下鄉數十年,期間一直過著‘臉朝黃土背朝天’辛苦生活的。

偏偏,連這些人都能在每天忙碌又疲憊的上工間隙,擠出時間來複習,後面,更是狠心地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最終,取得了一個讓自己滿意的好成績,進而讓自己那被時代改變的命運恢復到原來的軌跡。

而,林家六兄妹呢?

如果說,林家其它幾兄妹,在那樣的時代裡,之所以能從小學一路讀到高中,除了有林愛國這位成績極好的大哥幫著掐題,再來就是林家的三代貧農身份,因此,在拿到高中畢業證後,就將知識還給了老師,確實沒辦法跟全國幾百萬人擠高考這座“獨木橋”,那麼,林愛國本人呢?

要知道,那些年,林愛國一直在教初中!

林初夏的這番感慨,確實戳中了林爺爺的軟肋。甚至,就連林初夏為了保住林愛國的顏面,並沒有說出來的那些“恨鐵不成鋼”式的抱怨,他也很是明白。

“現在,考上大學,改變門楣的重任,就落到了我們這一代人身上。”說到這兒時,林初夏還攤手,聳肩,一臉的無奈中,有著一種“捨我其誰”的魄力和決然,“我是做長姐的,總得帶個好頭……”

所以,讀高中,考大學,不是理所應當的嘛?!

“這……”林爺爺正準備點頭,下一刻,就僵住了,臉上也難得地浮現一抹糾結和煩悶來。

雖然,這幾個月來,他越來越看重林初夏這個長孫女了,但,說到底,林初夏和他隔了一代,不是他的親閨女,有關林初夏的前途和未來,哪能越過林愛國和鄧秀珍兩人,由他來做主呢?

不得不說,遺傳真是個奇妙的東西。

就拿林初夏和林浩宇姐弟倆來說,明明同父同母,偏偏,卻只有林初夏遺傳到了林愛國聰慧好學的基因。而,林浩宇嘛?卻悲催地遺傳到了鄧秀珍那一上課就“腦殼疼”的基因。

至於林家其它人?

不論腦瓜子,抑或是心竅,那還真是一個比一個慘!

就拿學習成績來說,每年的期末考試,他們的分數都在個位數。偶爾,老師給點同情分,才能上兩位數。最讓人鬱悶和悲憤的,莫過於這些人的成績擺出來,竟然還能從高到低排成一串!真正做到了將從0到10的數字一網打盡!

因此,林家下一代,唯一能指望的,也就是林初夏一個人了。

如果說,前世今生,十來歲的林初夏都是個“馬大哈”,那麼,遭受過社會毒打的林初夏,就已被迫練出“觀察入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