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9章 “父債子償”

如果說,代會計是立刻就收斂了外放的心神,恢復到平日裡的嚴謹認真模樣的話,那麼,正沉浸在侃侃而談、滔滔不絕,恨不能手舞足蹈情緒裡的林愛國,就有些沒能反應過來,臉上還顯露出幾分遺憾和懊惱。

“你們在說什麼呢?”

張副鄉長眼神閃了閃,佯裝漫不經心地問道,心裡卻浮現一抹嘲諷:該說,林愛國確實很蠢嗎?竟然到現在都還不知道代會計是鎮長的堂弟,還一幅恨不能將對方引為知己的模樣,嘖!所以,被人搶了“療養院定向培養”的名額,多正常呢?!

不過,他們這些做領導的,因為種種原因,需要和下屬保持一定距離,並在很多時候,都必需“隨大流”地做出某個選擇。就如這件事,他不會主動,更不會有意無意地透露給林愛國,但,那些和林愛國交好的同事友人呢?就沒一個人透露些訊息給他?否則,怎會到現在,他都一幅被矇在鼓裡的單蠢模樣?

人是群居動物,而,一個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能混成這樣,再多的理由,也不能解釋他性格上的缺陷……

這樣的人,擔負不起任何的重任。

就這樣,年前才調到鄉里任職的張副鄉長,在心裡給林愛國畫了個大叉。

並不知道自己的形象分,在張副鄉長心裡一路跌到谷底的林愛國,此刻,還來不及開口,就見代會計笑眯眯地說:“老林的女兒收到了省衛校錄取通知書,結果,這丫頭,突然就不樂意讀中專,吵鬧著要去讀高中,老林又氣又愁,正到處找人幫忙想法子。”

林愛國:“……”事情是這樣沒錯,但,這話聽起來,怎麼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老林,這我就得批評你了,你女兒年紀小,不懂事,你這麼個大人,還能不懂?”

“考上省衛校,意味著什麼?啊?意味著讀出來,就是醫生。誰不知道醫生這職業,越老越吃香?什麼時候都不擔心會下崗!我家那丫頭如果有你家女兒出息,別說考上個省衛校,就是考個市衛校,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她去讀書!”

張副鄉長一張嘴,就開始講大道理:“你也是參加過高考的人,那高考是那麼容易的嗎?多少人復讀了三四次,還是沒能考上大學!”

“運氣好一些的,也就是在親戚的帶領下到深市去打工。每天加班到12點,一天下來,還休息不到8小時,辛苦不說,還朝不保夕。也就年輕的時候,仗著身體好,敢拼敢熬賺點錢。等年紀大了,工廠說不要就不要。到那時,還不是得灰溜溜地跑回家來種田?”

“就是你自己,當年題型那麼簡單的高考,不也沒考上?現在還跟以前不一樣,不僅師資力量強了,就連課本都不簡單,我們那年的高考試卷拿出來給現在的初中生做,隨便哪個人都能考個高分出來,滿分更是不少。但是,現在的高考試卷拿來出來,別說給我們這些人做,就是給教高中的老師做,都不一定能考出個比學生還要高的分數來……”

“老林,我跟你說,這個年紀的小孩子是很驕傲自我的,也不耐煩聽父母長輩那些‘經驗之談’,個個都覺得自己讀了幾年書,走出去就能頂天立地……”

“說實話,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吃過的鹽比他們吃的米還要多,哪能明知前面是獨木橋,橋下是萬丈深淵,就因為孩子幾句鬥嘴的話,眼睜睜看著他往橋上走?這不是挖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心,還能是什麼?……”

“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和你愛人一起,擺事實,講道理,勸說你的女兒去讀省衛校,不要浪費了這份難得的名額。”

“要知道,多少人想去讀省衛校,都考上不上!不信,你出去問問,有幾家的兒女考上省衛校,讀出來就能當醫生,還能由著自家兒女跑去讀高中,再辛苦三年,到頭來,考不上大學,就只能出門打工,或回家種田?”

林愛國:“……”

林愛國一臉若有所思地離開了,卻不知道身後張副鄉長眼底浮現一抹嘲諷。

而,代會計呢?一直留意著這一幕,或者,應該說是特意製造了這一出的他,又怎會錯過張副鄉長臉上那細微的情緒變化?

對於再次算計了林愛國,從而間接坑了林初夏這件事,代會計心裡沒有絲毫的愧疚。

自古以來,就有“父債子償”的說法,那麼,在林初夏投胎到林家,成為林愛國女兒的那一刻,就註定了林初夏遭受的這一切。

真要怪,就怪林愛國蠢得讓人不忍直視不說,還不懂看人眼色,整天一幅“不與吾等凡夫俗子計較”的高高在上姿態吧!

……

雖然心裡裝著事,但,林愛國並沒有因此而請假,而是特意等到下班後,回家跟鄧秀珍說了聲,才騎著腳踏車回老家了。

如果說,聽完了林愛國絮叨的話後,林爺爺一臉的不贊同,那麼,林二爺就拿一種看“傻瓜”的目光瞧林愛國了。

“老大,你在擔心什麼?”林爺爺率先出聲,“沒錢供初夏讀高中?還是害怕初夏讀完三年高中下來,連個普通大學都沒考上,讓你顏面無光?”

“如果你是因為家裡沒錢,不願意供初夏讀高中,我供!”

“如果你是害怕初夏考不上大學?呵!”

林爺爺冷笑一聲,看向林愛國的目光裡滿滿的失望:“這些年,對你們,我盡到了身為一個父親的職責,而,你們呢?摸摸你們的良心,告訴我,當年,我一個人是怎樣靠著打石頭,省吃儉用,將你們六姐弟個個都供到高中,又將你二叔供到大學的?”

五六十年代的困苦,他雖從不往外說,但,大夥的眼睛是雪亮的,能看不見?而,林愛國幾兄弟,除了林愛國本人以外,其它的幾人,不論初中,抑或是高中,誰不是復讀了三四次?這種情況下,他們能不懂得他的艱辛?能不懂他的堅持?

“當年,我是怎麼說的?只要你們願意讀,哪怕砸鍋賣鐵,我也會供你們!哪怕村裡大夥都在勸我,讓你們回來種田,但,當時,我是怎樣做的?現在呢?你又是怎麼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