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章 女紅:《魚戲荷葉圖》

回到宿舍,合力掛好窗簾,又幫著張莎和於麗玲兩人掛好床簾後,林初夏就做了一件喪心病狂的事情。

“……宿主,你在做什麼?”

系統怎麼也沒想到,林初夏竟然將辛苦了大半個月才繡好的一幅作品,隨隨便便地繞著蚊帳掛了一圈——當成床簾的那種!

繡品最怕什麼?日曬、風吹和雨淋!

“你們人類不都很重視自己的成果嗎?尤其,第一幅讓自己滿意,並且得到不錯評價的作品?你為什麼就能這樣對待自己的心血?”

“統啊,你還記得自己說過的‘出名要趁早’這句話嗎?”

“記得啊……”系統懵圈了,完全不知道話題怎麼就轉到這兒來了,“有什麼問題嗎?”

“如果,將人比作一件產品,那麼,略加包裝後,就要推銷出去,讓外人都認識到你的長處,從而主動或被動地來結交你……”

“再好的產品,如果本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來行事,就是純粹的拼運氣。運氣好,十次中就能成功七八次。運氣差,就只能成功三五次,甚至抱回一個大鴨蛋。這種情況下,要費多久時間,才能讓世人認識到這件產品的價值?”

“我現在掛一幅繡品出去,無論誰見了,都會忍不住好奇地問一聲。這樣一來,豈不是輕輕鬆鬆就將自己的名聲打出去了?雖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但,對美的欣賞,卻是每個人生來就會的。”

“你覺得,如果讓他們知道這是我的第一件作品,那麼,他們會怎麼想?會不會覺得我還這麼年輕,就能獨立完成一幅這樣優秀得讓人無可挑剔的作品,不僅代表著我有這方面的天賦,是真正的天才,還代表著往後隨著我的年紀和閱歷的增加,我的其它作品會更好?”

如果可以的話,誰不想妥善珍藏自己的第一幅作品?

只可惜,林初夏重生的這個時間點,雖是中考結束後,但,為了讀省重點,從某方面來說,也算是將腦袋裡的知識全部還給老師的她,可不就得將學習列為重中之重,必需首要完成的任務?

這樣一來,在系統的督促下,刨除刷日常任務和複習,以及和林浩宇鬥智鬥勇,順帶幫著鄧秀珍解決困守家庭帶來的後顧之憂這些事情所需要的時間,留給她私下裡做繡活的時間可不就越來越少?

那麼,想要儘早打出自己的名聲,可不就得另闢蹊徑?!

“……你們人類……好複雜……”

眼看著林初夏再次一心二用——一邊懟自己,一邊卻在張莎和於麗玲那震驚、讚歎到膜拜的目光裡,如林初夏預想中那樣將自己的女紅技能推銷出去後,系統忍不住地發出這樣的感慨。

要知道,雖然,心高氣傲如於麗玲,在這一刻,也忍不住地用羨慕嫉妒的目光看向林初夏。但,不用林初夏分說,系統都能感知到於麗玲心底深處,那些連她自己都沒察覺到的佩服和扼腕。

“我出去剪頭髮了,晚上可能趕不回來,你們先去食堂吃飯,不用等我。”

於麗玲深吸了口氣,壓下胸腹間翻騰的情緒,和兩人打了個招呼後,就翩然離開了。然而,在宿舍門被關上的那一刻,她又忍不住回頭,看了眼那在微風和陽光裡晃晃悠悠,很有幾分“亦真亦幻”感覺的《魚戲荷葉圖》的床簾。

可惜了,又一件“寶物”被糟蹋了……

被於麗玲離開的舉動,打斷了滿腹讚歎和吹捧話語的張莎,破天荒地陷入沉默中,眼睛卻一眨也不眨地凝視著這幅床簾……

宿舍再次恢復到之前的靜謐,然而,就在林初夏再次坐到桌前,從抽屜裡拿出做到一半的試卷,埋頭準備繼續刷題時,就聽張莎欺欺艾艾地問:“初夏,阿姨也會繡嗎?如果可以的話,能不能麻煩你跟阿姨說聲,請她也幫我繡一幅?”

“你放心,我會跟我媽說的,該付多少錢給阿姨,就付多少,絕不會少一分!”

“噗……哈哈哈……”系統笑得捶地,在空間裡瘋狂地打滾,“宿主,讓你裝X,哈哈……這回,踢到鐵板了吧?哈哈哈……”

“我媽只會一些簡單的手工活……”

林初夏並不生氣,因為,她聽得出來,張莎並沒有質疑她,就連剛才的沉默,也只是單純地猶豫要請她出馬,還是請鄧秀珍出馬,最終,還是本著不能耽擱她的學習的想法,而選擇了請鄧秀珍出馬。

“我拜了一個師傅,但,我媽並不知道。”

話,點到為止,但,由張莎那一臉的豔羨和嚮往,再結合目前流行的武俠小說和電視劇裡時常提到的“掃地僧”式高人,就可以猜測到:此時,此刻,張莎又“腦補”了些什麼!

“你喜歡什麼?幽美的風景?漂亮的飾物?可愛的卡通?軟萌的動物?”林初夏抬手,指了指自己的床簾,在張莎那一臉震驚、興奮和激動的神情中,笑著補充道:“這幅床簾,我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才完工。”

“明天,我們就要軍訓了,等結束的時候,又要開始學習新課程。這樣算下來,也就國慶和中秋這兩個假期可以期盼一下,再來就是半個月一天的休整假……”

林初夏每說一句,張莎就點頭一次。到最後,張莎已經不由自主地“腦補”出過年後,她拿著這幅精美的純手工刺繡作品,在一眾長輩同輩面前炫耀得瑟,引來長輩稱讚,同輩嫉妒的場景了。

就在張莎嘴唇微動,正準備答應下來的時候,耳旁卻突然傳來一個出乎她預料之外,只震得她大腦昏昏沉沉,半晌都沒辦法反應過來的時間。

“十月底?初夏,我沒聽錯吧,你說的,真是十月底?”

雖然,她從小到大都沒縫補過衣服,但,這並不代表她就不明白,這樣一幅長約七米,寬約一米五,一針一線繡出來,傾注了刺繡人無數心血和精力的繡品,究竟要花多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