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9章 是個能人

比如說,前世,她工作的那家外企,老闆是英國人,往來的客戶,也多是英美人。

於是,她就打著“跟上小夥伴的步子,不能掉隊”的旗號,實則,心裡暗搓搓地想著不能丟臉,隨大流地報了培訓班。

不僅如此,她還特意找了個英國人做外教,跟著對方學了一年,生生將自己的英語折騰得比母語還要嫻熟。在小夥伴面前狠刷了好幾回存在感,又藉助這口流利的本土式英語,額外找到了好幾個大客戶,在小夥伴羨慕嫉妒的目光中,過上了悠哉愜意的小日子。

也就是說,前世十來年工作生活所留下的烙印,經過暑假和開校後幾個月的時間,並沒有消磨掉多少。

當然,這也和劉老師確實見多識廣有關。換一位老師來,想聽出來,雖談不上什麼“難於上青天”,確實也不容易。

最最重要的是,等這位老師察覺到不對的時候,林初夏已經在短則半年,長則一年的學習中,將這個影響自己很深的烙印抹掉了。

劉老師瞭然地點頭,只以為林初夏得了家人“低調”的叮囑,並沒有再繼續追問。

九十年代的當下,雖然經濟已經騰飛,但,論起對英語的重視,也就沿海地區和京上廣這些大城市。

即使如此,這些城市和內地城市一樣,依然遵循初一才開始學習英語的規定。

就算教英語的老師再如何地耳提面命,學生們再如何地有天賦,但,學習的時間擺在那裡,又是從頭開始學,哪裡是那麼容易的?

這種情況下,林初夏竟然能說一口流利嫻熟的倫敦腔,可想而知!

“你的口語和聽力都很棒,只是,國內目前考試、演講和辯論,還是更傾向於書面化,這點,以後你多注意些就行。”

“另外,以後,有時間的話,你可以多看看英文名著。國外有些名著,翻譯過來後,就不是那個味兒了。有機會的話,嘗試一下英語寫作。”

末了,還衝林初夏擠擠眼,就差沒挑明:你是好幾個雜誌和報社的特約撰稿人,那麼,將英語說得和母語一樣流利嫻熟的你,一定能輕鬆鬆鬆就寫出很多讓人讚歎的文章吧?!

林初夏:“……”不就是膝蓋嘛?給,給你老了!

這之後,上英語課的時候,劉老師就很少叫林初夏回答問題了。往往,別的同學回答不上的問題,再或者,出錯的地方,才叫她補救。

當然,每天依然慣例叫她讀單詞和課文,最後,更是毫不猶豫任命她為課代表,負責早晚自習和上課時,這兩項的工作。

……

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大事。

當然,這所謂的“大事”,嚴格說來,只和321宿舍的林初夏、張莎和於麗玲三人有關。

是的,321宿舍的最後一位舍友,繼上次之後,再一次出現了!

學校為了能更好地照顧到劉老師,實驗一班和二班的英語課,全部安排在下午。

該說,劉老師美名遠揚?

還是該說,任何年代裡,總有那麼一小拔人,擁有“先人一步”的眼力和魄力?

比如說,李鳳英所在的李家,就早早意識到了未來時代裡,英語這門語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