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繫結的那一刻,系統就敏銳地感知到了林初夏身上的不對勁,卻受制於閱歷等原因,而沒辦法探詢個真切。那麼,自林初夏重生,這一年來,見多了林初夏的各種神操作後,系統就真切地領悟到了什麼叫做“披著羊皮的狼”“住進雞窩裡的狐狸”。
“統啊,你說,下週的頒獎典禮,我是出席呢?還是出席呢?”
林初夏提到的“頒獎典禮”,正是全國青少年書畫比賽省區分賽的評選和頒獎盛會。
而,短短20天寒假裡,林初夏不僅做到了筆耕不輟,還身體力行地演繹了何為“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是會有的”這句話。
即便,這期間,她還特意帶著鄧秀珍和林浩宇,來了趟為期7天的短暫省內遊活動。每天幾乎一睜眼,就要東奔西走,沒一刻得閒,但是,她也並沒有因此而停掉晚上在系統空間裡享受的名師講堂課程。
可以這樣說,林初夏就是典型的“有壓力,才有動力”。越忙,她會越發地精神,越閒,她就會變成一條鹹魚,拖延症晚期的那種!
“宿主,我記得,你這次送選的畫作是《宇宙》?”
慢吞吞地話語後,又是無盡的沉默。
那感覺,怎麼說呢?
與其說是系統化的“無語凝噎”,到不如說系統已經被林初夏層出不窮的騷操作給整得沒脾氣,日常處於“我是誰?我在哪裡?我要做什麼?”懷疑統生狀態。
“咋了?”
雖然,林初夏很想裝作沒有察覺到系統的不對勁。但是,系統都表現得這麼明顯了,她如果不關心一二,豈不是分分鐘就翻車?
“《原野》《冬》《春》《眺望者》《人狗情深》……”系統劈里啪啦,報出一串畫作名字,末了,才再次問道,“這些,不好嗎?”你為什麼非要挑《宇宙》?
“都很好,但是,不適合。”
林初夏攤手,聳肩,如果可以的話,她也想隨便拎一幅畫作參賽。
然而,如果說,大人的思維是固化又複雜的,孩子的想法是天馬行空的,那麼,添上了雙“藝術”的翅膀後,那些畫作就會瞬間被拔升到一個令無數人仰望讚歎,並生出“自愧不如”感慨的高度。
簡單地來說,孩子們的藝術天賦和表現力,分分鐘就碾壓大人。
尤其,如林初夏這種頂著張軟萌可愛嫩皮,內裡住著一隻老狐狸,不,應該說是歷經滄桑,曾經爆棚的靈感,早已磨滅在殘酷生活中的,所謂得老天眷顧的“重生女”。
是的,在很多人眼裡,林初夏是個天才。然而,不止一位名師捶胸頓足地發出類似“可惜,可恨”之類的感嘆。
可見,重生並不是萬能的。
對林初夏來說,擁有了兩世的閱歷和經驗,確實會比前世更早更容易到達成功的彼岸,順理成章地成為眾人仰望豔羨的大佬。但是,單就藝術一道來說,曾經如汪洋大海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早已縮到湖泊般大小。
這,也正是“江郎才盡”故事的另一重深意。
人的天賦,尤其,藝術一道的天賦,並非所謂的重生,就能拓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