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李松林和鄭彬打架這件事!”
系統說話的同時,也扔來了一份證據——不僅有信紙,還有日記本,更有電話錄音!
當然,這些九十年代特殊的物證,並沒有讓林初夏生出些類似懷念和悵然的情緒,反還在最初的震驚質疑後,很快,就一臉的恍然大悟。
“果然是她!”
是的,劉小梅只是被錢玫用錢收買的“工具人”,真正隱藏在幕後,親自導演了這樣一出鬧劇的,正是打最初,就被林初夏列在懷疑名單之首的錢玫。
“宿主,你準備什麼時候對錢玫動手?”
“殺雞焉用牛刀。”
林初夏一臉的淡然,不得不說,錢玫的伎倆確實很高明。
若非,林初夏有系統幫忙,即便心裡知曉“李松林和鄭彬紅顏一怒”這件事不對勁,但是,在沒有實足證據的情況下,不僅不能將這件事扣到錢玫身上,甚至,還得在旁人隱諱試探的時候,竭盡所能地為錢玫開脫。
畢竟,林初夏和錢玫之間的恩怨糾葛,雖沒達到人盡皆知的程度,但是,卻也並沒有特意瞞著眾人。
就如同學校裡若多了些和林初夏有關的流言蜚語,眾人會下意識地將黑鍋扣到有著“包打聽”美名的錢玫身上般。在錢玫陷入流言的怪圈時,哪怕,即便,包括林初夏在內的許多人都知道,錢玫並不是無辜的,但是,為了林初夏的名聲,他們還是要為錢玫開脫。
“統啊,還記得我上次跟你說過的,李松林和鄭彬這一年來學習成績進退步情況嗎?”
如果說“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那麼,每次考試的總成績和排名,對家長們來說,又意味著什麼?
“李松林,入學測試時是第24名,現在是第64名。”
“鄭彬,入學測試第26名,現在是第59名。”
在“學神遍地走,學霸多如狗”的南山中學裡,因為種種因素,在三五個內排名浮動,到還沒問題,但是,就跟跳崖似的,一下子就往下降三四十個名次,那可就哪哪都不正常了!
雖然,接下來這段時間裡,林初夏和以前一樣,每天都會去教務樓找戴老師,彙報當日的情況。
但是,該說,林初夏的“守口如瓶”特性早已烙刻在每個人腦海裡?還是該說林初夏做人太成功?再或者,實驗班的學霸學神們,從小到大都沒有被人告黑狀的經歷?總之,包括在英語課上打架的李松林和鄭彬兩人在內,沒有一個人生出任何的忐忑、不安和惶恐。
這就是獨屬於實驗班一眾學霸和學神們的自信。
畢竟,哪怕是這半年來排名下降很多的李松林和鄭彬,那成績,放隔壁重點班,也是分分種就碾壓班內一眾尖子生,獨得老師青睞,令小夥伴們仰望的存在。
然而,兩人的家長卻並不這樣想。
兩家人所在的紡織廠和食品廠,雖然不如電視廠效益好,但是,誰讓這兩家廠,打最初,就和電視廠“結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