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4章 兩老的顧慮

“什麼?!”

林爺爺還處於一種“沒想到,我們老林家悉心栽培,肩負著引領林家走向一個新臺階重任的長子,竟然在鄉政府那個勾心鬥角的地方歷練了二十多年,依然是個偏聽偏信的傻白甜”的震驚和茫然裡,半晌都沒能反應過來。倒是一旁的林二爺,接收良好不說,還堅信不疑,甚至,還毫不猶豫地拍案而起。

接著呢?就是一串毒舌到令人分分鐘就懷疑人生的話,從他的嘴裡冒了出來。

“他的腦子是進水了嗎?不,他是根本就沒有腦子,才會相信老四兩口子的話……也不想想,這些年,老四都騙了他多少次……別人是‘前車之鑑,後車之師’,到他身上就是屢錯屢犯……說他是蠢貨,都侮辱了蠢這個字……”

眼見,林二爺越罵越利索,就要跟被“祥林嫂”附身似的開始翻舊賬,一旁的林爺爺在連續幾次咳嗽都沒能起到提醒的作用時,不得不出聲打斷了林二爺的滔滔不絕。

“二弟,這件事中,肯定有什麼誤會。”

倘若,林爺爺的眼角眉梢間不要滿是遺憾和扼腕等情緒的話,那麼,這番規勸解釋的話還比較有說服力。

顯然,哪怕是帶著濾鏡來看林愛國的他,在林愛國屢次出昏招的當下,也不再像最初那樣盲目地相信林愛國,而是終於願意靜下心來琢磨林愛國整出來的這些事情了。

林二爺“嗤”了一聲,卻也聽勸地並沒有再說什麼了。

不管怎麼說,即便林愛國再蠢鈍不堪,折騰出一件又一件的鬧劇,但是,說到底,他都是林初夏和林浩宇姐弟倆的父親,即使姐弟倆由小小一隻的雛鳥,長成為翱翔在天空中的巨鷹,任何情況下,也都得考慮到“生養之恩”這四個字背後所蘊含的深刻含意。

更何況,自古以來,就有“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說法,不論是對外還是對內,姐弟倆都必需保持最基本的尊敬,否則,難免會被左右鄰居戳脊梁骨。

名聲的重要性,很多年輕人不懂,而,活到他們這般年紀的老人家,又有誰不懂的?

那麼,哪怕為了不影響到林愛國在姐弟倆心底殘存的最後一點好印象,和林愛國這個做父親的漸行漸遠,再或者,一不小心就做出些令人質疑的舉動來,他們這些做長輩的,就不能當著姐弟倆就肆無忌憚地批評指責林愛國。

否則,影響到長房一家子難得的和睦氣氛,也就罷了。怕就怕出現令“親者痛,仇者快”的“上樑不正,下樑歪”局面。到時候,他們這些一手造成此般情況的長輩,又有何顏面見九泉之下的祖宗?

兩老的這些顧慮,別說眼下才16歲,就是前世步入社會,在職場沉浮數年的林初夏,也是不明白的。直到,後面,人到中年,在生活中真切地感知到了名聲被毀帶來的種種不便後,林初夏才終於悟了。

可惜,那個時候的她,就算狠下心來,使手段報復回去了,但是,失去的那些東西,卻已經不可能再重新奪回來。於是,最終,她只能在無數個碾轉反側,徹夜不眠的深夜,痛苦地吟唱著“這是多麼痛的領悟……”

幸而,今世,她,重生了,一切,也將翻盤重來。

這般想著的同時,林初夏也開啟袋子,取出四罐奶粉:“爺爺,二爺,我估摸著你們的奶粉要喝完了,所以,這次,我就又買了四罐給你們,早晚都要兩大勺,不能省,省了就起不到調養身體的功效了。”

“不是跟你說過了,我和你爺不差那點吃的……你要是真不樂意攢錢,就給自己買些好東西,別跟個傻子似的,每天學習那麼累,還節衣縮食,東省一點,西省一點的。到頭來,沒學出個什麼東西來不說,連自己的身體都給拖垮了……”

其實,林二爺真正想說的,是讓林初夏將省下來的錢拿去還房貸。不過,眼角餘光留意到一旁看似低頭不語,實則,眼珠子滴溜溜地轉得那叫一個快,尤其,聽到林初夏提到奶粉調養身體功效這句話時,那更是幾乎都要冒出餓狼似的綠光的林浩軒後,他就將到了喉嚨的話換了個樣。

“是啊,初夏,你二爺說的對,你現在是高二了,翻年就是高三,學習壓力特別大,就必需吃好……”

林爺爺點頭附和道,心裡也琢磨著:明天,等林初夏和林浩宇姐弟倆離開後,他就回老家,將自己辛苦養了快一年的那隻大肥豬殺了,再找村裡辦紅白喜事時,手藝最好,最擅做葷菜的大廚出手,看看能不能幫著做一些好吃又易放的乾糧,等下次林初夏回家的時候,就讓她帶回學校去。

“爺爺,二爺,你們放心,我一直都明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虧了誰,也不會虧了自己的身體……”

林初夏笑嘻嘻地應著,又和兩老閒聊了幾句,瞥了眼一旁將自己偽裝成壁柱,實則,看戲看得津津有味的林浩宇,最後,才將目光投向自進屋後,就坐在那兒,一直靜默不語的林浩軒。

“軒兒,我不知道你也在這兒,所以,就只帶了爺爺二爺的禮物,給你的禮物,還放在家裡。你是準備明天和我們一起回去拿,還是等下次,我和宇兒再來羅嶺的時候帶過來給你?”

“夏姐,羅嶺小學管得很嚴,不能隨便請假的。”

被Cue到的林浩軒,頂著張憨厚老實的面容,一本正經地回答道。

就如他雖然遺傳到了老林家,不,應該說是老王家“一看書就頭疼”的厭學基因,卻依然勤奮又努力,只為了能成為又一例令人稱讚和豔羨的“笨鳥先飛”“勤能補拙”的例子,從不曾令親人操勞,是典型的乖巧又懂事、憨厚又老實的娃。

而,林浩宇呢?雖然聰明機靈,卻將精力都放到了調皮搗蛋上,“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不論師長,還是親友們,提到他的時候,都會下意識搖頭嘆息,就差沒直截了當地感慨“這娃,再不管,以後,就會變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