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前世今生,林初夏都奉行“做比說更重要”“要麼不做,要做,即便不能做到最好,卻也要發揮出自己當前的最大實力,以便老了後,回憶往昔時,能了無遺憾”的為人處事理念。
可惜,不知該說,林初夏太得老天爺眷顧了,還是該吐槽林初夏的人生際遇中就缺了那麼點“貴人運”,或者,也可以說是“好運”?
總之,打有記憶起,不論是做在很多人看來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再或者難於上青天的大事,林初夏都會如“獅子博兔”般用盡全力,偏偏,最終,再簡單的事情,也都會出現臨門被人橫插一腳,再或者莫名其妙就失了機會的情況,就更不用說本就困難的事情了。
這樣的情況,倘若,十次中遇到兩三次,再或者五六次,林初夏都能用“也許,我的準備還不夠充足”這樣的理由來告誡自己,並在接下來再次遇到類似的事情時,吸取經驗,做出更為全面充分的應對措施,進而順利地達成既定目標。
倘若,次次都能遇到呢?
心志不堅定的人,難免如“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變態”這句話所說那般,最終,落得一個“親者痛,仇者快”悽慘又悲愴結局。
心志堅定的人,最初,會被迫生出類似“躺平”的鹹魚心態,久了後,就難免會生出“憑什麼?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憤懣和怨懟,進而或用“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或用“失敗乃成功之母”這類的話來寬慰勸說自己,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
即便最終,透過種種方式,確認這些安排和計劃,即便再如何地縝密,卻也往往“事倍功半”,但是,只要結果是好的,比如說,如普通人一般,十次中有那麼兩三次成功了,那麼,何樂而不為?
畢竟,這世上,很多事物的發展變化都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因此,不論是老天爺的親閨女,再或者普通人,又或者倒黴蛋,每個人每天所享受到的時間,通通都是24小時。
那麼,在老天爺的親閨女用4小時,普通人用8小時就能做成一件事情的當下,倒黴蛋用16小時或者24小時,只要結果是好的,不也能取得成功?正如“龜兔賽跑”這則故事所說那般,不到最後,誰敢肯定,老天爺真正的“親閨女”是誰呢?
扯遠了。
這,正是林初夏在很多時候,面對很多事情時,都給一種遊刃有餘,不,應該說是佛系感覺的原因所在。
“我覺得,戴老師說得很對,我們還年輕,就應該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和永往無前的銳氣……”
得虧,戴老師不在這兒,不然,就得被林初夏這手嫻熟的甩鍋,或者,應該說是顛倒是非黑白的舉動而整得啼笑皆非,一時間,竟不知該氣,還是該惱。
然而,不僅張莎,就連一旁的於麗玲,也同樣聽得津津有味,只覺得戴老師不愧是年紀輕輕就得到特級教師稱號,並被安排帶實驗班的女強人。瞅瞅,這一手嫻熟的套路人的技巧,連精明理智如林初夏都必需甘拜下風不說,還很容易就被蠱惑了,並生出一種“捨我其誰”的魄力和豪情。
十分鐘後,洋洋灑灑的林初夏,在將張莎和於麗玲的情緒調到最高後,就話峰一轉,指著桌上那摞資料,對兩人笑道:“這些資料,都是戴老師精心準備的,你們可得珍惜啊!”
張莎&於麗玲:“……”剛才,咱們不是在吹捧戴老師嗎?咋突然就轉移話題了不說,還將這麼口鍋扣到她們身上?
果然,老話說的對,這“知人知面不知心”……
這一刻,兩人難得的“心有靈犀”了一回,看向彼此的目光,也不再像之前那樣隱忍了。
如果是普通的複習資料,不等林初夏要求,她們就會主動湊上前來,幫著分擔一二。
畢竟,對已經結束高中全部課程,進入全面複習階段的她們,手裡涉及到課本,和高考有關的資料,只有嫌少的,絕沒有嫌多的。尤其,從戴老師這樣一位有著多排帶班經驗的大佬手裡分享到的資料,也就林初夏,換了其它人,誰不是自己藏起來,別說給外人用了,連一丁半點的訊息都不會透露出去。
不過,涉及到競賽的資料,就不一樣了。
畢竟,高考說到底,也只是將莘莘學子,按照各自天分和喜好而分類培養的一種方式。按照分數高低,將學生分往全國知名學府、國內重點大學、省重點大學、專科院校和中專院校。按照考生比例來算的話,即便沒有擴招的當下,十個人中,也至少有一半的人能上大學。
可以這樣說,高考只是一種甄別天才、學神、學霸和普通學生的方式。
而,競賽呢?
卻是甄別天才和學神的一種方式,純粹拼勤奮的“笨鳥先飛”的刻苦努力型學霸,不是沒有,但是,往往,這類學霸中成績最好的,也不過是省內前幾名,放到全國,那是連點浪花都不會濺起來,分分鐘就被無數強人給淹沒的架式。
如果說,在初中時代,成績拔尖的張莎和於麗玲,確實做過“在各大競賽中,一路披荊斬棘,碾壓無數學神學霸,成為最終奪冠者”的美夢,那麼,在她們參加了南山中學的入學測試,並且,在被分到實驗班的一年多時間裡,屢次遭受到真正天才和學神方方面面的碾壓後,那飄到天空中去的腳,早已落了下來,並踩在了實地上。
——得虧,她們不僅遇到了如戴老師這樣“因人施教”的好老師,也遇到了如林初夏這樣的好舍友兼同學,否則,就算她們擁有令無數同齡人都讚歎和欽佩的強大心志,也難免在這樣日復一日的自我懷疑裡,生出厭學的情緒來。
這也正是南山中學每屆高一新生們成績上下起浮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