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口吃的,張莎是真拼了。然而,這,純粹是夢想,永遠都不可能實現的那一種。
畢竟是南山中學文科實驗班的天之驕女,在留學和高考“兩手抓”的情況下,高考志願首選國內清北兩所名校,再來就是其它的名校,別說是她自己,就是父母師長們都不會允許她將省大例為第三志願。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們都是大人了,當然是全部都要啊!”
“不是吧?!”
張莎哀嚎一聲,其它人的情況,她不知道,但是,自己這段時間上課時,確實有認真聽講,也記了筆記,但是,課後並沒有時間去複習。因此,對比以前幾乎達到“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境界的學習方式,這段時間的學習,就很有幾分“囫圇吞棗”的意味。
如今,她隨手拿起一旁的筆記,翻了幾頁,雖沒達到彷彿看“天書”一樣的荒謬感,但是,那種翻開書來特別熟悉,能夠說得頭頭是道,合上書後就跟老舊的電器般,即使再怎樣精心地保養,卻依然時不時就卡殼的感覺,只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才明白。
“把筆記給我,我來問你幾個問題。”
林初夏接過筆記後,隨手翻了翻,按照由易到難的模式,問了張莎十個問題。
然後呢?
別說林初夏了,就連張莎本人都忍不住驚撥出聲。
“我完全沒印象了!太可怕了!!”
“難道,真像我爸媽說的那樣,年紀越大,記性越差?”
張莎沉默了一會兒後,忍不住喃喃自語起來,臉上滿滿的茫然和懵圈。
要知道,以前,她雖然不是那種“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的天賦型學霸,但是,努力過後,卻是輕輕鬆鬆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因此,按照她的想法,這些問題,在老師講過一次,並且,課後她也有認真完全作業,發下來的試卷,也能得到不錯分數的情況下,就算因為種種原因而真有遺忘,也不該十道問題下來,連最簡單的都答不出來啊!
林初夏撫額:“那是因為我們最近忙競賽去了,心思沒在複習上。”
一天24小時,人的精力更是有限,也就擁有系統的林初夏,才能在大家都睡覺的時候,依然按部就班地複習和學習,其它的人,除非是周海昌和吳濤這樣的天才,否則,誰在忙於競賽的同時,還能不落下課業呢?尤其,在進入繁重又快速複習階段的當下?!
“只要我們接下來,靜下心來複習,很快,就能將這些遺忘的知識點又撿回來,並且,記得比任何時候都要牢靠。”
正如老師會透過作業和試卷的對錯率,來判斷學生對某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從而在複習的時候,有所針對地重複講述這些知識點,並出無數“換了馬甲,但內裡一樣”的套路題,直到大部分學生都吃透這些知識後,才繼續進行下一項重點和難點的講述。
如林初夏和張莎剛才那種互相問答的方式,也是這種檢驗方式的延續。
這個方法,用在中不溜的學生和學渣身上,沒有多大效果,然而,用在尖子生身上,短時間內就能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