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都是肉長的,這時間一長,她待林初夏和林浩宇,可不就是真正的“重女輕男”起來了?只是,再怎麼樣,林浩宇也是她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哪能眼睜睜看著林浩宇隨心所欲地折騰自己的身體?
“媽,你也忒瞧不起人了。”林浩宇走到鄧秀珍面前,擺了個“健美先生”的poss,著重亮了亮自己那一身不遜,或者,應該說是遠超小黃的腱子肉,“雖然我長得瘦,但是,我這身上可都是結實有力的肌肉,可不是那些泡泡肉。”
話落,林浩宇還不忘記偏頭,朝鄧秀珍胳膊和肚子看去,那目光,那神情,那舉動,就差沒挑明:虛胖的鄧秀珍,才是手無縛雞之力,被小黃一撲,就會撲倒在地上,半天都爬不起來的那個人!
鄧秀珍磨著後槽牙,所以,男娃有什麼好?
說話做事沒點分寸不說,關鍵,一旦遇著不順心的事情,他就要猛戳你“心窩子”,還是逮著機會就不放,連扎數刀,然後,在你被氣得臉紅脖子粗的當下,拔腿就竄出家門,讓你生生將打罵的話給憋回去,只能自個兒生悶氣的那種!
“媽,我聽說,小黃這樣的大狗得辦證……”林初夏無奈地撫額,再次祭出小黃,將話題轉移開來,“不過,我們家的小黃會不會太大了?辦不了證的吧?”
什麼“生兒肖母”這些話,也就只能聽聽萬萬不能當真的。就如鄧秀珍和林浩宇這對母子前世今生,都會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而互懟在關鍵時刻還會互不認輸。
“聽說是要辦證,不過這種事情,每隔幾年就要說一次也沒誰較真。”鄧秀珍想了想又道,“實在不行,到時候,就將它送回鄉下交給你爺爺二爺照看幾天等風聲過了再接回來。”
“你們大後天就開校了吧?這兩天,就待在家裡好好休息下,也別看書做試卷了,養足精神,等開校後才有充足的精力去應對接下來更加繁重的學習任務。”
如果說以前,鄧秀珍是不贊成林初夏放棄安穩又輕鬆自由的中專那麼,這一年來的見聞卻讓她真切地明白了“付出才有收穫”這句話背後蘊含的深刻道理,也開始慶幸在這樣至關重要的時刻林初夏沒聽從他們做父母的安排而是選擇了另外一條看似艱辛但是,只要努力走到盡頭,就一定能迎來遍地鮮花的道路。
都說“人不努力枉少年”,其實,這句話,也可以簡化為“年少無知時犯下的輕狂過錯,要用一輩子來填補”。
年少時荒廢了時光,等遭受到來自社會的毒打,真切地認知到自己的錯誤,悔過自新後,想要再彌補回去,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人嘛,年紀大了,記憶力和精力都不如少年,再加上,還有工作和生活上帶來的壓力,在潛心學習,提升自己各方面技能的時候,能靜下心來,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就已經很不錯了。更多的時候,卻是屢戰屢敗沒幾次後,就因為各方面的原因,而不得不接受“碌碌無為”這個現實。
最後呢?要麼,就跟父母一樣,將自己未能實現的願望寄託在兒女身上,要麼,就帶著這樣的遺憾和嘆息,成為另一種型別上的“祥林嫂”,日子過成一地雞毛。
而,兒女呢?運氣好的話,能調教出來,再次驗證“歹竹出好筍”這句話,運氣孬的呢?就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遺憾事件在兒女身上重現。
什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美夢,那是連想都不敢想的。畢竟,自古以來,就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可見,父母的以身作則和良好的生活環境,對孩子的性情影響非常大。
“宇兒,你呢?等後天,你姐開校後,你是繼續留在市裡,還是回老家?”
林浩宇難得的猶豫了,回老家的話,那就跟倦鳥歸巢、游魚入海一般自由舒爽,真正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與此同時,他就得忍受和不愛乾淨,能將一個乾淨整潔的家生生折騰成狗窩的林愛國,同時,還得做好十天半個月只能吃飯店或食堂的心理準備,以及,隔三差五就懟上搞事情的林愛軍和曾娟夫妻倆。
這日子,光是用想的,就兩個字心累。
留在市裡的話,即便需要忍受鄧秀珍的絮叨,但是,做了店長的鄧秀珍忙碌起來,隔三茬五才能回家一趟。就算回到家了,也是累得倒頭就想睡,偶爾絮叨幾句,完全沒辦法和以前沒工作的時候,逮著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就從早絮叨到晚的功夫相提並論。
如此一來,留在市裡,表面看來,和回老家後的情況一般無二,甚至,這兒還有小黃這麼只毛絨絨的狗子誘惑著他,可謂是最佳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市裡可是林初夏的大本營。
以林初夏的能耐,即便半個月才能回家一趟,誰知道,她會不會安排了一堆暗樁盯牢了他?只要他有一點偷懶摸魚的舉動,就會立刻傳到林初夏耳裡,並且,被慣愛記舊賬得林初夏記在小本本上,等到放假見到他後,就開始翻舊賬不說,還整出高利貸的“利滾利”那一套來,坑得他滿臉血,卻“上天入地,求救無門”?
那麼,留?還是不留?這,真是一個艱難……不,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選擇!
無意中的一個抬頭,恰好和林初夏那滿是威脅和警告的目光撞了個正著的林浩宇,毫不猶豫地說道:“媽,我留下來,等開校後再回去!”
“行。”鄧秀珍可不知道,剛才那短短几分鐘時間裡,林浩宇都經歷了何等驚心動魄的心理鬥爭,只是隨口叮囑道,“你的房間,還是原來那一間,房間裡的東西我都沒動,就只是將涼蓆、被子和枕套收起來,放在衣櫃裡了,你洗澡睡覺前,記得拿出來鋪好……”
鄧秀珍每說一句,林浩宇就點一次頭,這一幕,落到林初夏眼裡,就很有幾分“小雞啄米”的感覺。
燈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