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如此,年輕人卻也會毫不猶豫地將所謂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拋到一旁去。待到自己同樣老去後,卻又會像當年那些老人家一樣,將所謂的經驗之談諄諄告誡給晚輩。
生命這條無盡的長河裡,這樣的生活,也一直重複著。但是,細微處卻有所不同。
就在林初夏再次生出許多感慨的同時,只聽王容又道:“初夏,如果可以的話,我是真不想麻煩你的。但是,你三叔畢業這麼多年了,當年學到的知識早就還給老師了。前幾天,他拿起軒兒的書,就發現上面的題,看著明白,也會做,但是,讓他講的話,卻半天都憋不出一個字來。”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林初夏若再拒絕,就是隻記仇不記恩的“白眼狼”了。真這樣的話,先不說,當著眾人的面,將會給林初夏帶來多大的影響,單說,王容的陽謀就會立刻成功。
“三嬸,你們回來有好幾天了,應該有跟我爸見過面了吧?”
王容眯了眯眼,短短時間裡,心裡就浮現出許多個念頭。而,很快,這些念頭又跟被串起來的珠串般,很有明確性地指向一個方向。
就在王容嘴唇動了動,想要再出聲時,就見林初夏笑著提醒道:“其實,在很久以前,我爸就跟我說過,讓我抽空給軒兒做一份詳細的輔導學習計劃。”
“當時,我就和他解釋過,我和宇兒相處的時間比和軒兒更多,又都在同一所小學和初中讀書,教過我的老師,在兩年後,也同時會教宇兒,而,我和學校的老師關係又特別好,所以,我對宇兒的學習情況,雖談不上了如指掌,卻也比爸媽和學校很多老師更為清楚。”
“但是,就算這樣,為了制定這樣一份特別契合宇兒現狀,能精準地激發出他隱藏起來的那些潛力的學習計劃表,光是最開始的準備時間,我就用了整整一年。換了軒兒的話,少則一年半載,長則三五年,我才能制定出一份同樣效果的計劃表。”
“不過,這只是第一步,如果不能執行下去,那麼,就算這份計劃表再如何地完美,無可挑剔,卻也是空中樓閣,輕輕一戳就會破滅的泡沫。”
“但是,我這份計劃,既然當初花了那麼多準備時間,那麼,開始執行後的觀察時間就不能短。像宇兒,我就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每天做詳細的觀察,隨時調整後續的計劃安排。這也正是中考結束後,我一邊複習,準備南山中學的入學測試,一邊接手輔導宇兒功課,之後,九月份,順利進入南山中學的同時,宇兒的成績也穩步提升的原因。”
“觀察期結束後,還有少則半年,長則十個月的調整適應期。這段時間內,每半個月都要根據宇兒的實際情況,重新調整計劃。這也正是我去市裡讀書後,每次放假的時候,都會回家的原因。”
“再之後,就是性格習慣的穩固期和創新期。這期間,少則一個月,長則兩個月,也要根據宇兒的情況,對已經調整過數次的計劃,再次進細微的調整。”
“到了這一步,這個計劃才走上正軌,可以徹底放手了。”
別說王容和林愛華夫妻倆了,就連林爺爺和林二爺兩人,也都一臉的茫然和震驚,不敢相信林初夏竟用這樣一個粗暴的理由來搪塞他們,這,真不是將他們當傻子?!
“唉……”林初夏攤手,聳肩,一臉的無奈,“我就知道,你們不信,換了其它人這樣跟我說,我也和你們一樣,但是,我必需很嚴肅慎重地告訴你們,這一切,確實是真的。當時,我還特意將給宇兒制定的那一摞尺高的計劃表拿給我爸看過,你們下次見到他,可以和他確認一下的。”
接收到林初夏眼神示意的林浩宇,抹了一把額頭並不存在的冷汗:“爺爺、二爺、三叔、三嬸,我姐說的,確實是真的。”
眾人:“……”林初夏是你姐,你能不偏袒她?!
好吧,此時,不論是林爺爺和林二爺,又或者林愛華和王容夫妻倆,有一個算一個地忘記了林愛國的“長兄如母”特性下,掩藏不住的對長輩濃濃的孝順和發自肺腑的尊敬。
也就是說,林初夏完全沒必要撒下這樣一個一戳就破的謊。而,只要他們願意開口問林愛國一句,就能真切地明白林愛國將誰當成可以信任和倚重的親人,又將誰當成不需要傾注太多感情的外人。
然而,他們會問嗎?
以前,他們不會問,哪怕,其實,他們心知肚明,但是,對奉行“不聾不啞,不做家翁”信念的兩老,和“只要有便宜,就不管不顧,豁出性命去佔”理念的林愛華和王容夫妻倆來說,人生在世,難得糊塗,只要不影響到他們自己的利益,那麼,旁人會因此而落入什麼樣的境地,和他們這些無辜的圍觀群眾,又有什麼關係呢?
現在嘛?
這兩年裡,因為林初夏的嶄露頭角,早就摒棄過往那種“揣著明白裝糊塗”做法的兩老,會毫不猶豫地出聲詢問。
而,林愛華和王容夫妻倆嘛?
“他們不會問的。”
此時,回家的路上,聽到林浩宇這個問題的林初夏,想也不想地給出了答案。
“為什麼?”
林浩宇一臉的驚訝,如果說,以前的他是個任由人搓圓揉扁的傻白甜,那麼,這兩年被林初夏算計坑害的次數多了後,雖然,在很多時候,受制於閱歷和經驗等原因,依然有些蠢萌,但是,類似這種極品親戚的情況,他雖談不上了如指掌,卻也能在林初夏的提醒裡,藉由自己那野獸般的直覺,猜測到他們的做法和緣由。
“他們不是一直說,他們吃夠了家裡孩子太多,自己排行‘中不溜’,不被父母長輩重視的苦楚、憋屈和無奈,所以,這輩子結婚後,才只打算生一個孩子。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將滿腔的愛憐傾注到這一個孩子身上,讓他體會到他們從未體會過的種種呵護、關切和愛重,並且,享受到整個家庭資源傾斜的舒爽幸福感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