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正是當年,王家人在得知林愛華是個高中生,又很是隨意地打探了下林家的情況後,就迫不及待地將王容外嫁的原因。
畢竟,別說八十年代,就是後世,農村姑娘也大多找知根知底的村裡或附近幾個村子的男人,很少外嫁。尤其,如王容這般隔著好幾個鄉的距離,更是跨了鎮的。
偏偏,林愛華和王容的獨子林浩軒,卻沒能遺傳到老林家,不論男女必備的學習天賦,反還遺傳到了王容的學渣特性。
“不過,初夏,既然你想當老師,為什麼當初中考填志願的時候,你爸媽問你要讀中專還是中師的時候,你又跟他們說當老師不好,站在講臺上,一站就是一個小時,還得一直說話,容易得咽喉炎和下肢靜脈曲張這些職業病?”
說到這兒時,王容特意頓了頓,搖頭,用“你這孩子,咋這樣作”的神情瞅著林初夏。
“你啊……你說說,你這不是那啥……多此一舉嘛!都知道高中生是最辛苦的,不僅自己辛苦,父母也得跟著操心,你明明可以讓早點出來工作,不僅省了時間和錢,還能比那些讀了高中考大學的人,多賺三四年的錢,偏偏,唉……”
接著,不等林初夏回話,和自己就“中師和師範”的不同,“小學老師、初中老師、高中老師和大學老師”的不同,進行逐一爭辯,將自己方才那番話又懟回來,王容又抬頭,一臉疑惑不解地看著林爺爺和林二爺。
“爸,二叔,這中間的區別,初夏這些小孩子不懂,你們還能不明白嗎?你們當時怎麼就沒想到勸勸呢?唉……”
“你們是不知道,現在那高考,就跟過獨木橋一樣。就算初夏讀的那個學校是啥重點,進了那啥實驗班,就是半隻腳踏入大學門檻了。但是,你們有沒有去了解過,這些年,市裡每年能出多少大學生?這些大學生中,又有多少人是被第一志願錄取的?有多少人估分的時候,過高或過低地估了分,結果,到頭來,要麼,就沒能進入心儀的大學,要麼,就因為填報志願失誤,不得不去讀大專?又或者,心懷不甘地復讀?”
“但是,復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信你們問初夏,他們學校高三有多少復讀生?這些復讀生中,每年又有多少人能考上大學?又有多少人復讀了四五年後,不得不拿著高中文憑跑去打工?到頭來,花了錢不說,還白白浪費四五年時間。有這四五年,別說去廣城打工,就是隨便在市裡找份工作,也能養活自己,再節儉一些,還能補貼下家裡。”
這些話,和剛才杜鳳那番“為她好”的話,並沒什麼區別。話裡話外透露出來的惡意算計,也清晰可見。
而,林初夏卻難得地沉默了。
只因,前世,別說她這個當事人,就連林愛國和鄧秀珍這兩位做父母的,平日裡,對著林初夏和林浩宇姐弟倆的時候,自詡有著豐富閱歷和為人處事經驗的長輩,也都落入了王容這並沒有特意遮掩,很是淺薄的算計裡。
簡單地來說,前世,四年衛校辛苦學習生涯,到頭來,畢業後,在沒有家世背景的情況下,林初夏只能收拾行囊,和無數中考或高考後落榜的人一起,在那年的七月,踏上了開往廣城的列車。
然後呢?
九十年代的內地城市,哪怕是“國家級重點中專”的省衛校,也並沒有開設電腦課。因此,不懂電腦,也不太擅長英語的林初夏,最終,在廣城這個有著“考不上高中,才去讀中專”說法的城市裡,和無數中考高考落榜的人一起,被分到了生產車間,成為了一名普通的流水線工人。
這份工作,還是王容,或者,應該說是林愛華,找上廠里人事部的那位老鄉,幫忙介紹的。
當時,同樣沒了工作,來到廣城的林愛國,並沒有考慮過這樣的安排是否合理。或者,應該這樣說,林愛華和王容夫妻倆,因為幫林初夏這個侄女找工作,欠了那位老鄉很大的人情,可謂是盡心盡力。林初夏這個做侄女的,事後不說回報,但也應該時刻銘記在心,感恩他們夫妻倆的幫助。
但是,事實,真如此嘛?
要知道,當年,在省衛校讀書的時候,林初夏可是獲得過“優秀學生”獎勵的。在實習期間,因為表現很好,不僅得到了病人一致的稱讚,就連帶她的那位醫生,跟其它人提起她的時候,也都讚不絕口。
只可惜,她的學歷是硬傷。因此,即使表現得再好,在無法展現出逆天甚至當得起妖孽稱讚的天賦時,在實習結束後,她依然只能收拾行囊,離開只接受研究生以上學歷醫生的三甲醫院。
這些訊息,林愛華和王容夫妻倆不知道嗎?然而,在明知廣城當時有小診所,更有很多工廠招收廠醫的情況下,他們依然毫不猶豫地安排了林初夏進廠,去做一名普通的流水線工人。
最令林初夏憤怒和傷感的,莫過於他們父女倆抵達廣城的當天,她因為水土不服的原因而發燒,王容卻依然迫不及待地讓林愛華帶著她,去了林愛華所在的皮鞋廠,並且,在當天晚上就開始上工了。
而,那家工廠,別說週末了,就是平日裡,也從早上8點上到晚上12點。這種情況下,初來乍到的林初夏,在口袋裡並沒有錢的情況下,除了繼續留下來,還能咋辦呢?
而,這一留,就是大半年。等到林初夏終於攢夠了錢,從那家工廠辭職後,又一時疏忽,被騙到一家扯著素質教育大旗,實則將“掛羊頭賣狗肉”發揮到極致的地方,待了一年半。
加起來,整整兩年時間。
之後,林初夏確實應聘過診所和廠醫的工作。可惜,一來,學歷不夠;二麼,耽擱了兩年時間,不僅遺忘了當初學到的知識,還出現了“三日不練手生”的情況。
最後的最後,林初夏就走上了外貿的行業,並在機緣巧合之下,成為了一名“舌燦如蓮”的業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