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除舊迎新
董言言給那副最大的對聯刷上漿糊,踮著腳舉著對聯拎出去,到了大‘門’口一比劃,自己也夠不著啊,她蹦了幾下也沒夠著,再不貼上,漿糊就凍乾巴了。正想回屋喊老爸的時候,她忽然看見鄰居家大哥晃‘蕩’著從‘門’前路過。
她趕緊把他喊住:“哥,幫我把‘春’聯貼上唄,我夠不著”
“你可真笨吶”鄰居大哥接過她手裡的‘春’聯幫她貼在‘門’垛子上,往後退了兩步,很滿意地拍拍手,問她,“那撇的呢?我一起給你貼上”
“我還沒拿出來呢等下哈”董言言跑回屋裡,把另一張‘春’聯刷上漿糊,看看上面還有個橫批,索‘性’刷了漿糊,一起拿出去。
‘春’聯福字都貼好了,喜慶的年味兒立刻就出來了在大‘門’口再掛上兩個大紅燈籠,要多喜慶有多喜慶
董言言跑回屋裡,卻發現老爸和楠楠正在廚房偷吃剛烀好的‘肉’香氣撲鼻,老爸見她進來了,用小刀割下來一大塊香噴噴的瘦‘肉’塞到她嘴裡。
“真香”她彎起眼睛笑道,“很久沒吃過這麼香的‘肉’了”
老媽端著一盆在窗戶外面凍了一夜的皮凍進來,看到他們三個圍在灶臺邊吃‘肉’,於是笑道,“餓了就收拾桌子吃飯,晚上那頓飯得等到半夜呢。”
“嗯嗯,好”董言言一邊吃一邊答應著。
老爸拿來菜刀,把盆子裡的皮凍切下來四分之一,放到菜板上,拿菜刀的手均勻地抖動著,不一會兒,一盤薄薄的晶瑩剔透的,帶著‘波’‘浪’形狀的皮凍就切好了。
再擺上一盤蒜醬,看著都讓人食指大動。
“把我金大娘拿來的那盆打糕也切了唄我最愛吃打糕了”董言言笑道。‘春’節對於朝族人來說不是很大的節日,但是他們到了冬天都會做打糕,他們做出來的打糕筋道有嚼勁兒,口感純正。可惜老媽不讓多吃,說黏米吃多了燒心。
她想了想,心裡有了主意,“要不,我給你們做個炒年糕吧反正咱家也有辣醬”
老媽表示懷疑,“年糕也能炒嗎?炒出來好吃嗎?”
“放心吧,肯定好吃我吃過”董言言拍著‘胸’脯保證
事實證明,吃過不代表能做好,董言言的那盤炒年糕,炒完了之後年糕還是年糕,辣醬還是辣醬,端到桌子上,每人嚐了一口就沒人再伸筷了。
“這個留著,意頭好。”老爸還很虛偽地誇了一句。
董言言笑而不語,遠目~~~~~
晚上八點,一年一度的‘春’晚拉開了帷幕,一家人圍坐在電視前面熱熱鬧鬧地看‘春’晚。這個時候的趙大叔還沒有退休,倪萍阿姨還風韻猶存,朱軍還很粉嫩,誰想到他會在十五年後殘得比趙大叔還不如。這年的‘春’晚著實的火了兩個天后,那英和王菲。如果說她們以前還是普通明星的話,自從一曲《相約九八》在‘春’晚的舞臺上亮相之後,她們轉眼就成了Superstar,幾乎橫掃內地歌壇,很少有人能與她們比肩,而那英在之後的幾年裡也著實地出了不少好歌。
“相約在銀‘色’的月光下,相約在溫暖的青‘春’年華,相約一年又一年,不論咫尺天涯……”
一年就這麼過去了,回想這一年來自己的奇幻經歷,董言言不由感慨萬分,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還是她和許程帶著孩子,一家三口在吃餃子呢;這才過了多久,成了一家四口在過了,她的角‘色’也從媽媽再次降級為‘女’兒。
說真的,從這一點來講,做媽媽比做‘女’兒幸福,因為‘女’兒要看媽**臉‘色’,而媽媽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言言,楠楠,咱們一起放鞭炮去”老爸的一句話把她從回憶裡拽回來。
她穿上厚厚的羽絨服,又給楠楠也圍上厚厚的圍脖,姐妹倆在臺階上面看老爸在院子裡放鞭,雖然還不到晚上十點,可是不遠處已經傳來了稀稀拉拉的鞭炮聲,大家都希望自己家搶在前面,是謂搶錢,所以年夜飯的時間也越來越提前,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過,地上落了一層厚厚的鞭炮碎屑,各家各戶的鞭炮聲都響起來,再抬頭看去,夜空上已經是煙‘花’滿天。
記得,自己總是做一個夢,夢裡天上的星星組成很多小動物和幾何的圖案,那麼大那麼近,好像會發光的風箏一樣,現在想來,那不就是煙‘花’嗎?要多絢爛有多絢爛。
楠楠在一旁興奮地拍著小手,央著老爸給她放煙‘花’。董言言看著她那副可愛的小樣兒,又想起了璐璐,她也喜歡纏著爸爸放煙‘花’,許程跟老爸一樣,只要能逗‘女’兒開心,怎麼鬧都行,所以每次‘春’節一過,窗戶上和窗臺上都被炸得慘不忍睹,自己要收拾好久才能收拾乾淨。
不知道家宣做了爸爸會怎麼樣?他連他**媽都能哄得團團轉,哄個‘女’兒應該不在話下吧。
想起家宣,她才終於發現今年‘春’節缺了什麼,沒有電話鈴聲,沒有簡訊,清淨得不得了。現在農村的‘春’節還處在‘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狀態。明天大年初一,村裡的孩子又要走鄉串戶的拜年了,足足能熱鬧上一天,當然,自己跟楠楠也是要去的,當年,每次出去拜年回來,兜裡都滿滿地裝了糖果,那些糖果的味道,現在想起來還那麼香甜。
吃過年夜飯,看完‘春’晚,老爸和老媽早早地睡下了,董言言決定跟楠楠一起給他們守歲,兩個人打撲克打到後半夜兩點,都堅持不住了,歪在爸爸媽媽身邊也都睡過去。
第二天早晨醒來的時候,身上已經蓋上了厚厚的棉被,老媽正在身邊疊被,收拾屋子。
“你們倆趕緊起來一會兒就有人過來拜年了”老媽催促道。
董言言打著哈欠起來穿衣服,農村跟城裡不一樣,農村過年,全村的大人孩子都挨家挨戶的拜年,特別是有老人的家庭,那是誰都必須得去的,以示對老人的尊重。除了爺爺‘奶’‘奶’叔叔大爺家,還有至少上百戶人家要走,所以必須得起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