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孩子一天一天長大,不知不覺間,一家三口在這處別院,已生活了五年。
這期間,夫婦二人自然是郎情妾意逍遙快活,並且因為陰陽和諧,貼近自然,對太初之力的研究也有了進展。
夫妻二人經過幾年的實驗,得出一個結論:所謂的太初,是天地萬物之始,也是天地萬物之終。
太祖宗主曾經說過,天地萬物始於太初,不知何所終也。而天地萬物的終結之處,也是太初。
這是夫妻二人在平靜的生活中,觀察自然更迭、陰陽交替,以及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律而悟到的。
陰陽二氣以及五行元素由太初之力而生,反過來,陰陽二氣混同五行元素,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可以反生太初之力,這就是天地萬物之所終。就好像是冰可以化成水,而水也可以凝結成冰。
既然太初之力分解成陰陽二氣與五行元素,那麼為什麼要將陰陽二氣與五行元素融合成太初之力呢?
打個比方:煤電廠可以發電,核電廠也可以發電,他們有多大區別呢?
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兩點:一是煤電廠需要的原材料多而重,核電廠需要的原料少而輕。二是煤電廠建設條件低,核電廠建設條件高。兩者相同之處在於:只要發出穩定的熱能之後,發電的原理就是一樣的。
煤炭就好比是陰陽二氣五行元素,核燃料就好比是太初之力。
煤電廠就好比玄天大陸修煉陰陽二氣和五行元素的修士,核電廠就好比是修煉太初之力的修士。
前者,需要將大量的陰陽二氣,以及五行元素吸納並儲存在體內,在交戰時使用。而後者,只需要將少量的太初之力吸納並儲存在體內,就可以滿足需求,達到同樣的效果。
對於同一位修士而言,體內可儲存能量的空間,就好比是煤電廠和核電廠的燃料儲存庫,同等質量的煤炭,不如同等質量的核燃料產生的電能多,就好比是同樣數量的陰陽二氣和五行元素,不如同等質量的太初之力戰鬥力強。
而煤電廠比核電廠條件低,更容易建造,就好比是修煉陰陽二氣以及五行元素的修士,修煉的門檻就比較低;
核電廠建造條件高、難度大,就好比是修煉太初之力的修士,修煉的門檻就比較高,沒有經過太初之力的淬鍊,修士體內是不能容納太初之力的。
如同宗主夫婦那樣,幾乎是玄天大陸頂尖的修士,體內也無法容納太初之力,哪怕是一丁一點。
如果想要修煉太初之力,二人必須前功盡棄,將身體調整到陰陽五行和諧如初的境界,然後以太初之力淬鍊身體,在不斷的淬鍊中,使得身體強度逐步增強,進一步容納更多的太初之力,然後不斷的將體內的太初之力壓縮凝實,並且運自如。
這夫婦二人在這行宮別院之中,借用太祖宗主凝練出的太初之力,做了很多研究實驗,分析了太初之力的構成,陰陽二氣和五行元素比例多少,需要達成什麼樣的條件下,才可以將陰陽二氣和五行元素逆轉為太初之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五年的實踐後,終於將太初之力凝練出來,雖然與她們的兒子,宗馭、宗無盡的先天太初之力比起來,並不是特別精純,但已經是了勝於無了。
說起他們的兒子,宗馭,宗無盡,小傢伙倒是活潑可愛,一天到晚無憂無慮,在這行宮別院所處的盆地之中,每天就是滿世界搞破壞,五歲的他,已經不再粘著父母,這樣夫婦二人更有時間研究太初之力。
而宗馭依然不斷的破壞者行宮別苑內的每一處,破壞的不亦樂乎。
每天,別院內都是一團糟,滿地都是他的玩具,到處都是他製造的垃圾,就跟地雷陣似的,父母二人要是經過某個地方,你看那步伐,就像是躲地雷似的。你要是趟著走,趟到了宗馭的地雷陣,那傢伙,保證吵鬧的,讓這處別院顫三顫。
夫妻二人早就習慣了,只要宗馭不吵不鬧,不打擾她們的研究,宗馭愛幹嘛幹嘛。
可是近段時間以來,夫妻二人發現,宗馭有時似乎不大正常,隔段時間就會發呆一次,每當發呆後,總會在地上畫些什麼奇形怪狀的東西。二人看不懂,問宗馭他也說不明白,夫妻二人也探查過宗馭的身體,也沒什麼毛病,體內的先天太初之力也很平靜,因此夫妻二人也沒有太過擔心。
他們看不懂,可是有一個人看得懂。
這個人,撐著那把不防雨的傘,看過宗馭畫的事物,在帛書上記下:至五歲,前世記憶偶爾浮現,正試圖阻止。
轉眼間,又是五年過去了,宗主夫婦二人所凝練出的太初之力,已經接近先天太初之力的水平,並且創造出凝練太初之力法器陣法,以及利用太初之力,淬體和修煉的初步功法。
夫妻二人對十年來的成果還是相當滿意的,只是對宗馭的狀態,他們有點摸不著頭腦,身體健康智力正常,有時活潑好動,有時一個人發呆。
也不知道,他的小腦袋中到底是在想些什麼。偶爾也會寫寫畫畫,但是大部分時間都在擺弄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全都是宗馭自己鼓搗出來的,夫妻二人見都沒有見過。
他們沒見過,黃泉域冥王宮三王子可是見識過的,帛書之上記下:十歲,可雕刻前世之物件,兩世記憶開始融合,只能減緩,不能阻止。
在宗馭十歲之際,宗主與夫人決定,以太初之力為宗馭打下煉體根基,並將二人研究成功的太初之力,吸納功法慢慢的交給練習,但並沒有急於求成,沒有給兒子太大的壓力,一來年齡比較小,二來,不想讓兒子錯過美好的童年。
夫妻二人從十歲開始修煉,一刻不敢鬆懈,幾千年如一日,雖然成績斐然,但是卻錯過了太多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