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章 木屋區,面板,逼數

草莽遍地,魚龍混雜!

是李安對現在自己所處的這個港綜世界的評價。

......

53年聖誕夜,新九龍石硤尾寮屋區發生大火,火燒連營,五萬多人一夜間流離失所。

港府為安置災民,在1954年初迅即興建了幾座七層樓高的徙置大廈,作為安置收容災民。

這項計劃一直推行,分佈於新九龍和新界。有石硤尾、荃灣的大窩口邨、觀塘的雞寮邨、黃大仙下邨等。

直到現如今,各徙置區內安置人員已超過三十萬人。

但也不是能安置所有災民。

部分沒有得到安置的居民和付不起租金的居民以及隨後湧入的難民,則沿著山腳重新建起了石屋和木屋。

李安就是其中之一。

也就二十多分鐘的路程,車伕停下腳步。

“老闆,石硤尾木屋區到了!”

“......好的,謝謝!這是給您的車費。”

李安遞過五角錢,沿著凹凸不平的土路向村頭走去。

還未靠近,鼎沸的人聲便傳入耳中。

“熱乎乎的白糖糕吶,五分錢一塊,不甜不要錢!”

“燒鵝腿,又肥又大的燒鵝腿,五毛錢一個......”

“......”

李安打量著村頭這滿是汙漬的夜市,石屋前擺攤小販的叫賣聲能傳出好遠。

燒鵝攤邊的老闆油光滿面,扯著破鑼嗓子賣力的叫喚。

三四個臉上沾滿灰層的小孩,遠遠地望著攤位架子上掛著的金黃色燒鵝吞嚥口水。

李安頓住腳步,停在一家掛著劉記雲吞麵的攤位前。

“六嬸,來碗雲吞麵,分量足點。”

“好吶,馬上。”

低頭忙碌的大媽隨口應了一聲,抬起頭,便看到頭上纏著紗布的李安,不由得開口:

“怎麼受傷了?”

“就是摔了一下,頭上磕了個小口子,不礙事,過兩天就好了。”

李安笑了笑,故意摸了摸肚子,催促著說道:

“六嬸,餓了一整天了。”

六嬸朝攤位後面,放在石屋過道上的兩張摺疊桌子示意道:

“知道啦!你先去坐會,煮完這碗就給你煮。”

“嗯。”

李安拉開凳子坐下,目光則不由得放在石屋牆角的字花檔上,因為就他站在攤位前那一會已經有連續好幾個人光顧了,還有三人正排著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