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四章 碼頭,社團

說完,三江水轉身向碼頭走去。李安則是一聲不吭的跟著他身後,一雙眼睛打量著繁忙的碼頭。

其實來這裡之前,在小輪上週升就曾向李安介紹過這邊的情況。

大師兄三江水在三角碼頭混跡多年,現在手底下跟著三百來個苦力,主要做著類似包工頭的活計。

也就是替商會的貨輪上貨卸貨。

偶爾也會兼職掮客,替船東經理介紹有工作經驗的船員。

這時,走在前面的三江水開口問道:

“以前有在碼頭上工嗎?”

李安想了一會,回應道:

“那倒沒有,不過十三歲的時候倒是在油麻地碼頭賣過報紙。”

那時的李安孤苦無依,年齡小又沒人請他幫工,只能從報販手中拿報紙去碼頭售賣。

一份報紙賣一毛,拿貨八分,賺二分錢。

每次有小輪靠港,客人下船的時候,他就會上前推銷。

一般,市民都有看報紙的習慣。運氣好的時候,李安每天能賣近二百份報紙,能賺三塊多,都趕上白領的工資。

只是好景不長,賣了沒兩天報紙,就被管理碼頭的社團成員趕出了碼頭,這才被李建國帶去酒樓上工。

說話間,

兩人一前一後來到碼頭。

極目所望,麻袋裝著的貨物一袋袋整齊的堆放在碼頭的水泥地面上,好似一座座小山。

光著膀子的苦力依次來到堆放的貨物前,從籌佬手中領過小木棍樣式的算籌後,扛著貨物走向停靠在碼頭的貨輪。

靠左手邊,卸貨的苦力走過五米長的跳板,從貨輪上下來後,徑直將肩上的貨物整齊的擺放在運輸貨物的板車上。

忙碌,壯觀的同時。

一切又顯得井然有序,透著一股鮮活的人間煙火氣息。

“碼頭,是許多新移民故事開始的地方。港島能從一個小漁村崛起,離不開碼頭,同樣離不開從碼頭上岸的一船船新移民,離不開一箱箱停留又遠走的貨物。”

三江水語氣有些感慨。

“最早的時候,這個碼頭只是停靠漁船、海盜船的避風港。

開埠之後,碼頭上來往反覆的,主要是鴉片、軍械、洋行、鬼佬,港口停靠的也是鬼佬的戰艦以及洋行的商船。

你再看現在,港口停靠的大部分貨輪卻是華資商行的。

運送的貨物也由以往的鴉片變成內地南北兩省的特產,以及東南亞的藥材。”

三江水頓了頓,伸出一根手指指向遠處問道:

“知道那裡是什麼地方嗎?”

李安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眺望,隱約可見港島第一高峰的輪廓。